郭奎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上,第一联交代了游子思乡的原因;第二联写了久别重逢的欢乐场面;第三联写春日的景色,表现了游子的欣慰之情;第四联写家人团聚后的欢宴情景;第五联写家中人的辛勤操劳;第六联描写了妻子儿女的欢聚情景;最后四句写游子思念家乡的深情。 (一) “春晖堂为子徽赋”是题目,提示我们这是一首咏物言志之诗
【注释】 ①陈克明:字克明,号茶陵。南宋诗人。 ②惊飙:旋风。 ③薄:迫近。 ④鸿鹄:大雁,喻指志士。 ⑤眷:思慕。 ⑥日月:比喻贤人君子,皎然:光明照人。 ⑦时:时机。排难:排除困难,出:显露才能。 ⑧一廛(xián):一亩大的住宅地。廛,量词,古代一廛为十亩。 ⑨千金:指钱财,顾:看轻。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为人慷慨,好交游,有“义士”之称。 ⑩敌国:敌对国家。 ⑾器:通“彝”,指器物,重
诗的译文:天生英俊豪杰,助世为英豪。 间气钟华岳,元勋压巨鳌。 东山文物旧,南极寿星高。 公族嗟麟趾,儒林起凤毛。 郎官前甲胄,使节左旌旄。 细柳回兵仗,香芸辟武韬。 珥貂先见擢,汗马岂辞劳。 谈笑三军却,喑呜万骑逃。 运筹期管乐,立业比萧曹。 画戟行当道,彤弓忆载櫜。 独专方叔任,重佩吕虔刀。 此日祥初应,当年庆可褒。 玉阶浮宝树,金母进蟠桃。 瑞霭迎双鹤,清声被九皋。 嘉宾来騕袅,童子献蒲萄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修城归来的人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艺祖汾阳济世才,兴唐社稷位三台。 艺祖汾阳指的是唐朝初年的一位著名宰相,他以才能和智慧治理国家,使唐朝繁荣昌盛。"兴唐社稷"则表示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位三台"则是指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很高,被尊称为三公之一。 2. 两京宫阙同时复,万乘鸾舆远道回。 两京宫阙指的是长安和东都洛阳
南州:指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 炎暑:酷热的夏季。 时雨:及时降雨。 苍凉:凄凉。 孟夏:农历的三月、四月,此时是春天和夏天的交替时节,气候开始变暖,万物生长。 殊可叹:非常值得感叹。 且与子同裳:暂且与你穿着同样的衣服,共度时光。裳,古代的一种衣服,这里泛指衣物。 晨朝启斯馆:清晨开启这所学校的大门。 大江:指长江。茫茫:广阔无垠。 旌旗照白日:旗帜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特别鲜艳。 长风送龙骧
孟冬霜露降,悴彼荷与蒲。 孟冬,即农历十月。孟冬霜露降,意味着冬天到来,寒霜和露水开始降落,天气逐渐变冷。悴,意为枯萎或凋谢。荷与蒲,指的是荷花和芦苇。 青青蕙兰芳,采之将焉如? 青青,形容植物鲜绿的样子。蕙兰,两种香草,常用来形容香气四溢。芳,指香气扑鼻。采之将焉如,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之情。将焉如,意味着不知道将去哪里。 赠君夙昔意,聊以慰斯须。 夙昔意
诗句释义: 1. 题泾县知县荣卿壁 - 指作者在泾县知县荣卿的墙壁上题写诗句。荣卿是作者的朋友,也是当时的知县。 2. 李侯惠泽比泾清 - 赞美李侯(指荣卿)的恩惠如同泾河水一样清澈。 3. 仿佛弦歌在武城 - 比喻荣卿治理下的环境如同古代音乐家弦歌之地武城一样和谐美好。 4. 百里省风民寡讼 - 指在荣卿的治理下,百里之内的风声不再,人民很少因为争执而诉讼。 5. 三年持法政皆平 -
秋水竞长川,亭亭对孤屿。 秋天的水波与长江相连,孤零零的岛屿矗立在江边。 览君瑶华篇,往往似仙语。 欣赏你优美的诗歌,仿佛听到仙乐般的吟唱。 欢游继晨夕,追昔念徂暑。 欢欣地度过了白天和黑夜,回忆过去炎热的夏日。 扬舲济东湖,采兰临北渚。 扬起船帆渡过东湖,采撷兰花站在北方的沙滩上。 落日散馀霞,轻风度微雨。 夕阳洒下最后一片余晖,天空中飘来细如牛毛的小雨。 回瞻城堞表,楼观袭空宇。
宿五城 旅居五城馆,夜晚风声泉声。 山景如锦绣,景色美如桃源。 鸡鸣犬吠声声起,渔樵共话生活事。 偶然看见舂米的碓,叩响酒家门。 草色绿意盎然,梅花盛开思念故乡。 深树鸟鸣声不断,药根乱云中。 手持宝剑思旧日公子,寻仙访白猿。 松窗静坐休息,萝径期待攀附援手。 明晨将越岭前行,星星之约至远方。 驰骋驱驰为效命,时务繁忙不敢辞劳苦。 恐有辱将军使命,虚沾奉使恩泽。 愿求天下英才之士
【解析】 本诗为五言排律,首联写使节出使云霄之壮观;颔联以“多士雅歌思在泮”写诸侯会宴的盛况;颈联以彤弓玉烛比喻使节受到宠遇;尾联写景星、铜柱,赞颂使节功高望重,镇南标,镇北洛。 【答案】 译文: 五峰使节出云霄,细柳春深绿万条。 多士雅歌思在泮,诸侯嘉会庆登朝。 彤弓已锡櫜鞬宠,玉烛应劳鼎鼐调。 共睹景星连北洛,独看铜柱镇南标。 华阴游骑旌旗簇,川上光风鼓吹饶。 晋将素称羊叔子,汉兵争附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