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
寄张明德 我怀念张公子,新诗句句工。 盛唐兼汉选,大雅振王风。 光莹琼瑶并,文章锦绣同。 朝阳鸣彩凤,白雪被焦桐。 掷地声如石,凌云气若虹。 少陵思杜曲,小谢赋江东。 况与诸家异,当为一代雄。 相知惭谬拙,莫惜启愚蒙。 失意惊蕉鹿,因书托塞鸿。 右军如见说,飘泊似飞蓬。 译文: 我想到了张明德,他的诗句工整优美。 他的作品继承了盛唐的风格,展现了大雅的风范,激励着整个文坛。
诗名:铜陵寄刘知府 江上九华翠欲流,池阳太守旧交游。 月明良夜负清赏,正似山阴雪后舟。 注释解释: - 江上九华翠欲流:指江边的风景如同九华山般翠绿欲滴。 - 池阳太守旧交游:指诗人与池阳县的太守曾有过旧日的交往。 - 月明良夜负清赏:形容在明亮的月光下,享受着清幽的美景。 - 正似山阴雪后舟:比喻这种美景就像山阴雪后的船一样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夜景图
途中寄钱隐君稚 青阳门下旧诸生,长忆春风服既成。 我尚为童君已冠,如今白发见交情。 故国同门赋浴沂,十年飘泊偶相依。 伯劳燕子何无分,又复东西各自飞。 注释与赏析: - 青阳门下旧诸生:指郭奎曾在青阳门下学习,是古代的学府所在地。 - 长忆春风服既成:回忆春风中穿着官服的场景,暗示着年轻时的志向和梦想。 - 我尚为童君已冠:诗人自比为年幼的孩童,而对方已是成年人;“冠”在这里指成年礼。 -
诗句: 瞿塘西上接成都,天下奇才八阵图。 梁父不因徐庶解,终身陇亩一凡愚。 译文: 在瞿塘峡西面尽头,连接着繁华的蜀都成都。那里汇聚了天下的英才和神奇的八阵图策略。但是,即使拥有这样的才华,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也会像那些隐居山林、终生未能施展才华的人一样,成为普通人中的一员。 注释: -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溪镇,是长江三峡中最短而最窄的峡谷。 -
【注释】 南康:古郡名,今属江西。除夜:除夕夜。 紫髯:紫色胡须。憔悴:形容人因忧虑或疾病而消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在贬谪途中所作。诗人在诗中抒发了他对淮南兄弟的思念之情。 首句“十年客泪不曾干”,点明题意,写诗人自入京后十年间,辗转漂泊,居无定所,到处寄身,为官时少,为吏时多,为政时短。他虽为朝廷之臣,但心中常挂念着淮南的家人。
【注释】: 青阳门:《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初年,交趾刺史苏定上书请求设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马援建议说:“臣窃见青阳、朱崖(即今海南省)县皆宜并入南海。自合浦以往,皆是诸国荒远之地,乃苦遇风波之险。”朝廷批准了马援的奏议。青阳,即今海南岛一带。 旧诸生:指过去在青阳门下学习的学生。 长忆春风服既成:长记当年春风和煦时穿上礼服的情景。 我尚为童君已冠:我尚是孩子的时候,你已经成为成人。
【注释】 1. 分宜县:唐时为虔州(今江西赣州市)辖县,治所设在今江西省赣州市分宁县。 2. 宜春路:古道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3. 旧县:即分宜县。 4. 荆棘:杂草丛生。 5. 十年:指作者离开家乡的时间已久。 6. 零露:晨露。 7. 征衣:行军时的服装。 8.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此诗写作者从故乡出发,经过宜春路,到分宜县去的途中所见景物。首二句写景,次二句叙事
【注释】 分宜:县名,在今江西上饶。夜半:半夜时分。荒鸡:不知名的野鸡。 板桥:指桥梁,此处形容道路险峻。斜出:倾斜地伸出。县西门:指县城的东门,是通向外界的道路。 征人:出征的人。衣上霜如雪:形容天气寒冷,衣服上的积雪像雪一样白。犹未曾承国士恩:指尚未得到朝廷的任用和赏识。 【赏析】 这首七绝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征人在深夜离开家乡时,看到天边残星、听到荒野寒鸡啼叫声
【注释】 ①铜陵:今属江西。古县在今安徽省铜陵市西南,是长江与鄱阳湖之间的要冲。 ②双尊:指两杯美酒。 ③泾阳:即咸阳,古郡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泾水入渭处。 ④马蹄:指代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之情的。诗中“江路风涛忽渺茫”一句,以景衬情,既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又烘托了友人远行时的浩渺之感。“马蹄明日又泾阳”,既是实写友人将再次踏上征途,也是诗人自伤身世之叹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富池江口夜泊 华发青灯共一船,闻鸡独起看龙泉。风云未遂平生志,惭愧周瑜长十年。 译文: 华发已生,独自坐在船上,看着天边的星星。听到鸡叫,独自起床看龙泉。 风云未遂平生志,惭愧周瑜长十年。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诗人自己为主角,通过描绘其夜泊江边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虽然已经年老,却仍然怀揣着梦想和抱负,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