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
注释1:玉萱诗 其二 儿在天东忆此花,非金非玉净无瑕。曾孙几辈头如雪,袖拂寒香日未斜。 注释2:译文:孩子在天上思念着这朵花,它既不是金子也不是玉石,但却是那么纯洁无瑕。曾孙们几个已经变成了白色的头发了,他们正在袖子里拂动这花香四溢的花,但太阳还没有落山。赏析:此诗以花为题,以“玉”字为韵,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孩子在天上怀念这朵花,第二句写这种花的特点,即非金非玉却纯净无瑕
【注释】 1. 三绝:指诗的三种体裁。 2. 翯翯(zhuàn zhuàn):形容鸟鸣声高亢而响亮。 3. 呦呦:鹿叫的声音。 4. 谁见幽人俨姱修:谁说见过隐居的贤士,他们那么美好端庄。 5. 若道六经皆注脚:如果说这六经都是注解。 6. 须邀造化与同游:必须邀请造化一起游玩。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比为隐者,在赞美隐者的清高品格的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与自然合一、寄情山水的愿望。
【注释】独:独自;楼船:大船;虎骑:指威武雄壮的军队;苍梧:山名,在今广东;凤来仪:凤凰仪态;罗浮:山名,在今广东。这首诗写送别之情,以“笑”字作结,表现了诗人对陈文俊的惜别之情。译文:独自买下大船作军用,威武之极令人惊羡。苍梧山下见凤仪,如见凤凰仪态。逢人便问谁相伴?罗浮山上的月影是伴我的人。赏析:本诗描写送友归乡的情景,全诗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处。首句“买楼船”三字,气势不凡,直抒胸臆
【注解】 我兄:指段储。使元六官满北归:段储在北方任职期满,要回南方家乡了。 行:行走。派子:派遣儿子。见:看到。思兄意万重:想念兄长的心情很深重。 骨肉:本指兄弟,这里泛指亲属。千金官一羽:比喻官职像一根羽毛般轻,微不足道。 萍蓬:浮萍,随风漂泊。深愧:深深惭愧。谩西东:胡乱走四方。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段储送行的赠别诗。诗人对段储的才华深表钦敬,对其即将离开而感到惋惜
【注释】 松洲:地名,在今浙江桐乡西南。庄:指隐士刘景用。四景:指春景、夏景、秋景、冬景。 【赏析】 诗是一首赠友之作。诗人在松洲隐居时,与友人有书信往来。这首五言绝句即是写他给朋友的一封回信。信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首句“松州风景近如何?”即问自己身居何处?“近”字既点出身处,也暗示了与朋友之间虽然远隔千里却如在眼前;“何”字则表示疑问,询问自己的心是否已飞到了朋友身边
浮世劳劳更甚闲,丹阳人已到葵山。 草鞋不带红尘气,换得神仙两舄还。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张吉的作品《次韵白沙先生见寄葵山之作三绝 其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浮世劳劳更甚闲: - 浮世:浮沉不定的世俗生活。 - 劳劳:辛苦忙碌。 - 更甚:比之前更加。 - 闲:闲暇。 - 诗意:在繁忙的世间生活中,诗人感到更加疲惫和空虚。 2. 丹阳人已到葵山: - 丹阳:古代地名
诗词原文: 郎今送客下平川,更卖肥鲜了课钱。 老去独便多自在,惯依丛蓧枕罾眠。 注释: - 明·张吉《湘江渔父词四绝》中的“郎今送客下平川”描述了一个场景,其中“郎”可能是一位送客的人,而“平川”则意味着广阔的平原或河流。 - “更卖肥鲜了课钱”中的“更”表示动作的连续,暗示着除了卖鱼之外,还可能有一些其他的交易或活动。这里的“肥鲜”指的是新鲜的鱼
注释:松洲风景近如何,菱叶荷花净远波。 碧筒挥酒的伙伴,鬼神终夜泣酣歌。 赏析:此诗描写了松洲的风景之美以及人们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人用“松洲风景近如何”,表达了对松洲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景色的喜爱之情。而“菱叶荷花净远波”则生动地描绘了松洲的风景之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饮酒作乐的场景
湘江渔父词四绝 其一 张吉 扁舟来往小滩间,占断清湘一两湾。 日午风轻鱼自乐,相看不厌任罾闲。 注释 扁舟:小船 占断:占据 清湘:即湘江 两湾:两个弯弯曲曲的地方 日午:中午时分 风轻:风很轻柔 鱼自乐:“鱼”字作“自己”解 任:放任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与渔人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以及渔民们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释义:松洲风景近如何,残雪疏梅共一窝。 独笑江湖清绝处,寒漪轻漾暮钟和。注释:松洲风景近如何,残雪疏梅共一窝。这两句的意思是:松洲的风景近在咫尺,残雪与疏梅相伴一处。独笑江湖清绝处,寒漪轻漾暮钟和。这两句的意思是:独自笑着欣赏那江湖的清幽之处,寒波荡漾映衬着黄昏时分的钟声。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优美的自然景色图卷。首句“松洲风景近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松洲景色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