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
以下是对这首名为《次韵娄诚善春日楼居四绝 其三》的诗进行逐句的解释、翻译和注释的分析: 诗句 1. 三月看春尚未齐:在三月这个季节,春天的到来并不完全均匀,各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不同,导致春天的到来各有早晚。 2. 楼中聊共片云栖:在楼中与友人共处,如同与一片云朵相伴。这里的“聊”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3. 欲知深暝无言处:想要知道深夜时分,当一切都陷入沉默时,是什么让鸟儿不啼叫。
湘江渔父词四绝 其二 世业从来只小舟,相传一味是无忧。 烟消灶底鱼初熟,台笠蒙头粥半瓯。 注释: 1. 世业从来只小舟:自古以来,世世代代都以小舟为家业。 2. 相传一味是无忧:人们相传一直以为,只有这种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无忧无虑。 3. 烟消灶底鱼初熟:当炊烟消散时,灶底的鱼儿才刚刚煮熟。 4. 台笠蒙头粥半瓯:在笠帽覆盖着头的时候,粥已经半碗了。 赏析:
【注释】 次韵娄诚善春日楼居四绝其二:第二首诗。 俄惊欲尽头:转眼间春天就要结束。 强舒眉宇:勉强舒展开眉头和眼神。 幽人:隐居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梦:睡梦中的情景。 共倚檐花看水流:一起靠着栏杆观赏着飘落的花瓣随水流而流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闲情逸致的诗。诗人登高望远,春事已尽,不禁感叹时光易逝,于是登上高楼纵览四周景色。在楼上看到美丽的风景,诗人心情愉悦,便同友人一道欣赏眼前的美景
【注释】 瓮城:指瓮城山。瓮城山在今四川彭水县,是重庆的名胜之一。 丝竹:古代管乐器和弦乐器。 清昼:清静的白天。 阁鸟声:指鸟儿在楼上飞鸣的声音。 【赏析】 娄诚善的《次韵娄诚善春日楼居四绝》中第一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骑马来到瓮城山寻找春天的景象,以及城中春天景色的美丽。 首句“匹马寻春到瓮城”,表达了诗人骑马寻找春天的决心。“马”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
注释:柳絮飘飞尽,芦荻的嫩芽已经长出来。渔船上装着数筐鱼苗。日暮时分,江面波光映照得越来越远,渔夫们点亮了灯火,在潇湘江边捕鱼。 赏析:此诗描绘了湘江渔父劳作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尊重之情。首句“柳花飘尽荻芽长”以柳花飘飞、芦苇萌发的景象,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勃勃;次句“艇艇鱼苗有数筐”,则形象地描绘了渔夫们辛勤劳动的场景;第三句“日晚江光看渐远”
这首诗是作者对白沙先生所作《葵山之作三绝》中的第一首作品的回应。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乾坤独放几人闲(注释:乾坤,指天地,宇宙;独放,独自展现;几人闲,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 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只有你一个人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无人能与你相提并论。 一曲高歌又此山(注释:一曲,即一曲高歌,形容歌声悠扬、激昂;此山,指的是这山): 在这山间
伯子(名仲淹)把船划向古陂,晚波荡漾我不介意, 小楼独坐湘帘之下,也到斜阳半壁。 注释:伯子:即范仲淹,字希文。古陂:在今河南商丘县南。湘帘:一种轻纱制成的帘子。《宋史·侯益传》说:“益家有小楼,每至春日,以彩画帘,下临西湖,与客游宴。”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中“伯子”即作者自谓。古陂:在今河南省商丘县西南,是宋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乘船经过古陂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皎皎白面郎 - 描述了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他的面容如同洁白的玉石一样清透。 2. 三年骑介马 - 表达了这位年轻人长时间骑马训练的场景,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决心和准备。 3. 磨刀厚石裂 - 用“磨刀”和“厚石裂”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军事训练中刻苦磨练自己的过程。 4. 猛虎忍孤豚 -
【注释】 江北纪行十六绝·其二:江浦别庄孔昜先生。孔昜(yáng):即刘易,字子长,号易斋,江西南康人。宋末元初诗人、学者。曾游学北方,后隐居于江南。其诗以清新脱俗著称。 天南天北:指东南与西北。 往来间:指南北之间。 尽日看山了未闲:整天看山却没有闲暇。闲:闲暇。 昆崙:昆仑山,神话中世界的最高峰。此处借指高远之境。 定山:指庐山。 【译文】 在南方和北方之间往返奔波, 整天看山却没有闲暇。
【注释】 1. 都桥:古桥名,在今四川成都附近。道中:途中,路上。 2. 二三湾: 两三个弯曲的地方。 3. 风竹: 风吹过的竹子。 4. 铿铮: 形容声音响亮清脆。杳霭(ǎo):指烟云弥漫。 5. 笋舆: 用竹做成的轻便小轿。 6. 烟外: 云雾之外。南蛮:指南方边远地区。 【赏析】 此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著名诗人李白所作,当时他正被流放到夜郎(今湖南境内),途经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