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建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无情岁月又中秋,天色苍苍月色幽。 - 译文:在这无情的岁月里,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天空显得格外阴沉,月亮也显得特别清冷。 - 注释:此句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佳节对时光飞逝、年华易逝的感慨。"无情"二字强调了时间流逝的冷漠与无情。 2. 今日佳辰思母老,两年何事住皇州。 - 译文: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心中却常常思念远在他乡的母亲,这两年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注释】 下第:落第,指科举考试失败。 十年辛苦未曾闲:十年的辛苦读书不曾有片刻的休息。 笑指青云咫尺间:笑着指向那近在咫尺的青云(即天宫)。 富贵不从人愿:富贵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 功名却与命相关:功名却和命运息息相关。 诗书再把从头读:再从头读《诗经》、诗书。 论策还将着意删:还应该精心挑选议论文章。 料想广寒丹桂在:想来嫦娥姐姐住的广寒宫里桂花还在飘香。 高枝留待我来攀
解析: 第1-5句 - 诗句: 一自抠衣拜广庠,粤城城下肄文章。 - 译文: 我自从穿上官服拜入太学,在粤城的城池下面学习文章。 - 关键词注释: - “抠衣”: 指穿上官服。 - “太学”: 古代的大学。 - “城下”: 在城墙下。 - “肄”: 学习,这里是指学习文章。 - "文章": 文章学问。 - 赏析: 这是第一段,诗人描绘了自己从穿上官服开始学习,并在粤城城下学习文章的情景
诗句解析 1 秋风八月利如刀:这句描述秋风的强烈和秋天的气息,比喻为锋利的刀刃,象征着秋季的寒冷和严峻。 2. 收拾先冬旧缊袍:收拾旧袍意味着准备过冬,这里可能指诗人在准备冬天的衣物,也可能隐喻着对过去的回忆或总结。 3. 却忆严君初度庆:回忆起父亲的生日庆祝,可能是回忆过去的家庭聚会或庆祝活动。 4. 应嗟游子远方劳:诗人自问,身为游子的自己为何如此辛劳,表达了对远离家乡
这首诗是作者在京都怀念双亲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赚我平生识一丁”,意为诗人一生仅识得一个“丁”字,这里的“丁”可能是指“丁宁”,意为叮嘱、嘱咐。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和牵挂,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第二句“故园动隔八千程”,意味着诗人的故乡距离他已有八千里的路程,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遥远思念之情。
【注】 ①渔父,古代传说东海中有龙王,其子名巨鳌,能大能小。②蓑:用草编成的雨具。③三更:指深夜。④江回春水暖:江水回流,春天来临,水温变暖。⑤巨鳌:传说中的海中大龟。⑥吞钩:吞食钓饵。 【赏析】 《春闱下第托渔父吟》,唐·李贺作。此诗是作者参加科举考试落选后,寄希望于渔父而作的。 前两句“秋风飒飒浪飘飘,蓑笠惯披坐不忧”。“秋风飒飒”写秋风声势之大;“浪飘飘”写浪涛之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秋词》。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注释和赏析。 第1句: - 注释:京都的砧声传来,穿过篱笆,声音时高时低。 - 赏析:首句通过“京都闻砧”描绘了秋天的意境,砧声在京城中回响,穿越篱笆,给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砧声过短篱”可能暗喻了时光匆匆,如同这短暂的声音一般迅速消逝。 第2句: - 注释:一声敲击高处,一声敲击低处,声声交错。 -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宿山阴民家》。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京都怀双亲诞 注释:京城中怀念着双亲的诞生(生辰) 第二句:客厨向晚菜羹甜,细细风来淡月兼 注释:傍晚在客人家里做晚餐时,菜汤很甜,淡淡的月光映照下,感觉格外清新。 第三句:南极星辉何处野,北堂人卷此窗帘。 注释:在遥远的北方,星星的光芒照耀着旷野,我正卷起窗帘,想象着远方的景象。 第四句:霞杯酒愧斯今酌
赴春闱 睡起篁庄日已红,方知鞅掌是途中。 帆飞荻港江河阔,马度梅关霜雪浓。 未尽风光行且北,只因流派别于东。 丈夫不与匏瓜伍,湖海奔波鱼化龙。 注释: 赴春闱:赴指的是去参加科举考试,春闱指的是春季的乡试。 篁庄:竹林里的小屋,这里指作者的住所。 鞅掌:忙碌的样子。 荻港:芦苇丛生的地方,这里指水边的码头。 梅关:古称雄关,这里指通往京城的道路。 流派:比喻不同的学派或思想。 匏瓜
【注释】 十二岁:指年方十二岁。自省:自我反省。自古圣狂两路歧,算来原是错毫厘:自古以来,圣贤与狂妄之徒的路途不同,但究其根源,都是因为一些微小的差别。孔孟曾颜皆可法:孔子、孟子、颜回等人都可以作为榜样;关闽濂洛总当期:指的是宋代理学四大派系(关学、闽学、濂学、洛学)都值得学习。身入宫墙里:进入宫中,比喻处于朝廷之中。尽改前愆与往非:完全改变以前的错误和以往的过失。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