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曾
【注释】: 归意:归乡的心意。 冬残:指冬季即将结束。残,残余。 过江:指渡江。随:顺从。 钓艇:渔舟。 竹房:竹林里的小屋,这里泛指隐士的茅舍。 雁足书:雁传书信。雁足系在书信末端,故称。 羊肠:山间小路弯曲曲折,如羊肠,故称。 独倚:独自倚着高楼。楼高独倚,有孤独无依之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开头三句“云冷日光薄
杖藜 梦破馀酲在,杖藜临晓风。 关心春圃绿,扫迹市尘红。 听鸟胜丝竹,栽花亦事功。 未须论管乐,祗合卧隆中。 注释: 1. 杖藜:指拄着拐杖行走,这里用来描绘诗人早起行走的情景。 2. 梦破馀酲在:指醉酒后的清醒感觉仍在心头。 3. 杖藜临晓风:早晨,拄着拐杖走在清冷的晨风中。 4. 关心春圃绿:对春天的花园里绿色植物的关心。 5. 扫迹市尘红:清扫街上的尘埃和红色的垃圾。 6. 听鸟胜丝竹
【注释】 木落:指树叶凋落。江白:形容天色苍白,泛着白色。孤舟:指孤独的小船。去国:离开故乡。万里:形容距离遥远。携家:携带家人。宿火:在船上生火取暖。敲冰:用冰块煮茶。夏畦:夏季菜地。吾久病:我长期患病。小笑索梅花:请人给我送来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首联“木落青山冷,江空白日斜”,描写的是深秋时节,树叶凋零,江面空旷
扬子江晚眺 问津到扬子,眼界亦奇哉。 海月潮推上,江天浪拍开。 山浮两螺髻,舟泛一虾杯。 十载频南北,闲吟有此回。 【注释】 1. 扬子:长江入海处的名胜地,即今天的南京。 2. 眼界:眼界开阔的意思。 3. 海月潮推上:指海的月光和江上的潮水一起涌上江面。 4. 山浮两螺髻:指江中的两座山峰像两只螺壳一样浮在水面上。 5. 虾杯:小船。 6. 十载频南北:指我十年来经常在南北之间奔波。 7.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翻译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译文:大江之水奔流不息,泗亭之上舟楫众多。逆水而行官船缓慢,难以按时到达目的地。南风一夜便可起航,卧听船头轧浪声。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令,抒发了诗人在官场上的郁闷心情。首句“济溢河奔漫泗亭”,写出大江之水奔流不息,气势磅礴。“官舟逆水阻脩程”
解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一个节妇(贞妇)的赞美和哀悼。以下是逐句的解读和分析: 1. 芳名留死后,苦节在生前。 - 注释:此句表达了节妇虽然已经去世,但她的美德和节操却依然留在世间。 - 赏析:通过“芳名留死后”强调了节妇生前所树立的高尚形象,而“苦节在生前”则突出了她生前的坚贞不屈。两句合在一起,既赞美了节妇的美德,也反映了人们对她的深切怀念。 2. 不负共姜誓,仍齐孟母贤。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抱拙 - "抱拙"指的是保持自己的朴实无华,不追求功名利禄。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 从人笑 -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保持朴素,依然会受到他人嘲笑,因为人们习惯于追求名利。这里的“从人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批评。 - 投闲得自由 - "投闲"指的是放弃官场或者俗世的生活,寻求心灵的自由
【注释】 泽国:指水乡。别:离别。 残冬:指冬尽,即腊月。 水平鸣桨滑:船桨激起的水花声与水面的流动声交织在一起,发出悦耳的声音。 卷帘幽:卷起帘子,可以见到远处山景。 得句:得到一句好诗。 呼儿:呼唤儿子。 开尊:打开酒壶,准备喝酒。 酬:酬答、应和。 青林挂红日,留我一停舟:树林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让我停下脚步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诗人在泽国的道途中所见所思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记得仙人教下棋:回忆曾经有一位仙人教我下棋,他教会了我许多玄妙的技艺。 2. 应酬玄处在先知:在与人交流应酬之时,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 错教费尽红尘力:虽然学到了很多东西,却错误地将这些应用到了世俗事务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4. 犹有临终悔著时: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后悔当初没有正确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在南庄八景为孙封君题八首 其一 白云洞口中,“深洞回尘鞅,闲云锁石扉。采芝从此入,愁湿薜萝衣。”这四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构建出一个幽静而神秘的自然场景。 “深洞回尘鞅”一句描绘了一个深邃且幽长的洞穴入口,仿佛能将尘土之轮也带回地面。这里的“尘鞅”(尘土之轮)象征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而洞内的宁静则形成了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