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通
【注释】 唐比部:即唐温如,字温伯。唐温如曾于元和九年(814)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他与刘禹锡同朝为官,两人交谊甚厚。唐氏在荆州时,刘禹锡曾作《赠别》诗寄之。这首诗是作者听到唐温如即将到任荆州的消息后所作。 南来使:指从南方来的使者,即唐温如将要到达的使者。 相逢:指诗人和唐温如将有机会相见。 二月天:即春天。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注释: 几个疏篁清复清,晓来带雨叶纵横。 疏篁:稀疏的竹林。 如何幻迹银笺上,静定无声似有声。 幻迹:幻化成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朋友葛士延题画竹而作。诗人以竹喻人,借竹写其为人处世的品格。全诗以竹为象,通过“晓来带雨叶纵横”的描写,表现了竹子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形象;通过“静定无声似有声”的描写,表现了竹子在寂静中却能发出声音的形象。整首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公馀闲步楚江滨, - 注释:闲暇之余,漫步在楚江之滨。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公务之余,选择漫步于江边的情景。楚江,指长江,位于中国湖北省,流经多个城市,是一条重要的水路。诗人选择在江边散步,可能是为了放松心情,也可能是为了思考人生或抒发情感。 第二句:何日归舟为问津。 - 注释:何时能乘船归来询问渡口? -
注释: 几竿翠竹在晴空中,显得浓淡有致,远近都能分辨。 这画图般的景色让人难以移开视线,多次怀疑是在明亮的月光下。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竹子的诗。诗人用“几竿晴影翠重重”来描写竹子的高大和茂盛,用“远近犹分淡与浓”来形容竹子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用“传入画图移不去”来赞美竹子的美丽和独特。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诗
【注释】 钓六鳌(yuàn liǎo):传说中最大的鱼。六鳌,指大鳌。 乡心日日念同袍:思念家乡之情一天天地在心头萦绕。同袍,指战友或同伴。 雨馀种药连琼圃:雨后种药,连着美丽的花园。琼圃,美丽的园林。 风里听松响翠涛:听风吹松林发出的声音,如同碧波荡漾。 湖海宦游人独远:在湖海之间为官,我独自远离故乡。湖海,泛指广阔的湖泊和大海。 丘园养素道弥高:在山野之中修养身心,道德修养越来越高尚。丘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从题材、风格、主题、情感、意境等角度分析诗歌的思想内涵、意象特点、手法运用、语言特色。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求赏析诗句的内容,考生应先理解每一句的意思,然后根据关键词语进行赏析。如“江阔山容渺”,是说江水宽广,群山在视野中显得很遥远;“天空树影微”,是写树在天空中投下的影子很细小;“孤舟月明夜”,是说夜晚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不到故园今四载,从头点检看如何:这一句表示诗人已经离开了四年没有回到故乡。"从头点检"指的是仔细回顾和检查过去的经历。"看如何"表示诗人想要评估自己这些年的境遇或成就。 2. 东风昨夜回天地,还觉眼前生意多:这一句描绘了春天来临的景象,东风使得大地复苏,万物生长。"眼前生意多"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意味着诗人感觉到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活力。 译文: 在张指挥的府宅中
【注释】 别方希古:别,辞别;希古,希望在古代。 海内交游更许谁:海内指天下,交游指朋友、同辈。许谁,对谁说。 百年心事藉君知:借你了解我的一生的心愿。 江陵他日芭蕉雨,应忆城西送我时:江陵,荆州名;芭蕉雨,指送别的泪水。城西,指作者住所。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对方相别时,感慨良多,有无限深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意绵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解析】 本首诗的翻译:夏夜,南风吹拂着我的衣衫,我独自坐着邀取那明亮的月光。我的心事寄托在琴弦上,能够对着青天的明月倾诉出来。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首句“南风吹我襟”,点明季节为夏。次句“独坐邀明月”,点明诗人此时的心情和处境,一个“邀”字写出了诗人对明月的仰慕之情和孤独之感,也暗示出诗人此时的心情是闲静中带着些许寂寞的,与前两句中的“襟”和“明月”相照应。三
【注释】: 1. 舟次潇湘:在潇水和湘江一带停留。 2. 碧水连秋汉:碧水,即清冷的江水。 3. 丹枫映夕阳:丹枫,指枫树,其叶可染成红色,故称丹枫。 4. 扁舟歌楚些:扁舟,小船;楚些,一种楚辞。 5. 早晚下潇湘:早晚,随时;下潇湘,指乘船到潇湘去。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写诗人停舟于洞庭湖畔,观赏秋天景色,并抒发了自己思乡之情。开头两句“碧水连秋汉,丹枫映夕阳”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