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汝楠
【注释】 荆州:指长江中游一带。 文阳陂: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西。 收密雨:即密云降雨。 分泉:分水,分流之泉水。 渡咽:水声如咽。 愁云出岫:山间白云缭绕,像从山峰中出来。 孤弦悲(kū xián bēi):形容琴音凄厉。 【赏析】 这首诗是写旅途所见景物,抒发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昨揽荆州莽,今宿文阳陂”。“揽”字写出自己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荆”,指长江中游一带,古代荆襄一带
霜风初应候,兰芷澹无滋。 暮心依泽渚,晓驾阻江歧。 地迥连山渺,天长绝雁迟。 苍梧望君处,挟瑟应灵妃。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荆州杂诗七首其二》的每一句诗句: 1. 霜风初应候: 霜风初起,象征着深秋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凉。这里的“霜风”不仅描绘了自然现象,还隐含着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感慨。 2. 兰芷澹无滋: 兰草和芷草(即香草)虽生长在清新湿润的环境中,但到了秋季却显得凋零、不再繁茂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全诗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拟人、衬托等)、思想情感以及意境特点等方面,然后逐句分析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同时要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此诗前四句写立夏日山中所见:先言“一樽”即开首夏,次说“独对落花飞”,第三句“幽僻还闻鸟”,第四句“清和未换衣”。“一樽”“独对”“幽僻”“清和”都点出诗人的心境,而结句“香饭药苗肥”则写出了农事之忙
【诗句释义】 观音山阁:位于观音山的阁楼。 沙畔石纵横,回流向玉京:在沙边上石头纵横排列,像水流一样流向玉京。 游人望远至,高阁几年成:人们眺望着远方,这座高楼已经建设多年了。 落槛青山色,边江细雨声:从楼阁的栏杆上看到青山的颜色,听到江边细细的雨声。 乘舟何处客,正及海潮平:乘船的人是谁啊?正好赶上潮水上涨的时候。 【译文】 在观音山的阁楼前,沙边上的石头纵横排列,它们像流水一样流向玉京。
【注释】 崇朝:早晨。 推窗玩幽鸟,汲水灌嘉蔬:推开窗户欣赏鸟儿的欢歌,汲水浇灌蔬菜。 即此:就是这里。 邦处:国都。 北山居:指隐居山林生活。 赏析: 退食园亭效韦刺史(作者介绍) 唐朝诗人李绅在任润州观察使时,于扬州西郊建了一座园林,取名“拙政园”。他常在这里读书吟诗作赋。这首诗是他在园林中读书时所作的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节奏整齐,音韵和谐,充分显示了唐律诗的典型特征。
【注释】 1. 安陵春夕:春天晚上在安陵赏景。 2. 绵泽: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 3. 弭:船桨。楫(jié):船桨。次;停留。齐关:古地名,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 4. 喧:鸟叫声。 5. 叠:山峰重叠的样子。暮山:傍晚的山峰。 6. 曲洲:弯曲的小洲。秀树:美丽的树木。 7. 别渚:离别的水湾。芳营:芳香的草地。 8. 他乡:指游人自己所在的异地他乡。时已茂:已经繁盛起来。 9. 游人
【注释】 1. 即事:以身边事物为题。贻:赠送,赠与。仪部:指皇甫端,字子方,唐代官员,曾任礼部尚书,故称仪部。皇甫员外:即皇甫端。 2. 三稔:三年,泛指一段时间。别知己:与知交分别了。 3. 一言:一句话。殊:很。未申:没有充分表达。 4. 谁谓:岂以为、难道以为。同京邑:同在京城。 5. 犹复:竟然、仍然。阻风神:阻隔了精神。 6. 松云:松树和云雾。含:包含,蕴含。夙露:早晨的露水。 7
影接馨香近,声摇户牖清。 空中白雪干,海上古龙精。 小憩依春翠,高栖忆凤鸣。 晚来云雾起,神动岳峥嵘。
出郭偕双彦,登岩扣梵筵。 松云龙洞口,花雨佛楼前。 济水南流合,华峰北斗连。 照临齐地小,共览一灯燃。
草堂旧结北山阿,逋客还家洽薜萝。 绕院松林岚翠重,满庭蕉叶雨声多。 清樽自对丛花发,高枕无如啼鸟何。 若道世情堪澹处,门前终日俯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