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承举
诗句释义 1. 貂蝉家世旧王孙 - 注释:貂蝉,古代美女,以美貌著称。王孙,即王室后裔,这里指邓姓世家的子弟。 - 赏析:这句诗表明了主人公与邓姓家族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不仅是这个家族的一员,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 西指濠梁是故园 - 注释:西指,向西望去。濠梁,指的是濠州(今安徽凤阳)的梁上。故园,故乡。 - 赏析:通过“西指濠梁”这一动作,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李潜夫的画作 银河无路泛仙槎,一舸空江此是家。 残月照人秋睡稳,不知清梦在芦花。 译文:银河无路泛仙槎,一舸空江此是家。 残月照人秋睡稳,不知清梦在芦花。 赏析:这是一首咏画诗,诗人以画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水乡图景。首句“银河无路泛仙槎”,诗人以银河比喻江河,以仙槎比喻船只,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次句“一舸空江此是家”,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水乡图景,诗人以舟为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掬水月在手画屏 - 释义:“掬水”形容手的动作,好像从水中掬起月亮一般。“月在手”意味着手中握着月亮,而“画屏”则指屏风上的画,可能是指一种描绘月色的画作。 - 赏析:这两句诗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月光的欣赏之情。 2. 院凉夜彩流金蟾 - 释义:“院凉”指的是庭院中凉爽的环境。“夜彩流金蟾”形容夜色中月光如流水般流淌
注释: 闻雁:听说鸿雁南飞。 枕断烟波晓梦馀,雁声悲切过匡庐。枕着断续的烟雾,清晨的梦境还未完全消散,听到鸿雁悲切的鸣叫声从匡庐那边传来。 离人久望平安字,何事江东不寄书。离别的人长时间地盼望着平安的信件,为什么江东这边没有寄出书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思妇盼归的诗。诗人运用了“闻雁”这一典故,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枕断烟波晓梦馀”,以梦醒后的情景为背景
画雁 湖上芦黄水拍天,湖头人去少书传。 秋窗正有孤眠客,莫送哀声到枕边。 注释: 画雁:指以画描绘的雁。 湖上芦黄水拍天:湖水映照着黄色的芦苇,仿佛在拍打着天空。 湖头人去少书传:在湖边的人渐渐离开,书信也很少传递。 秋窗正有孤眠客:秋天的窗户下,有一个人独自睡觉。 莫送哀声到枕边:不要让那些悲哀的声音传到你的枕头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湖边秋景和孤独人的夜晚的诗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及翻译: 1. 浮舟出淮水,飘风吹我裳。 - 翻译:我乘坐着一叶小舟,在淮水边漂流。 - 注释:淮水,古代指淮河,流经安徽、江苏至入海。 2. 未憩远归身,辄束前时装。 - 翻译:还没休息,我就匆匆回家。 - 注释:憩,休息;束,收拾。 3. 长江渺何许,东南指丹杨。 - 翻译
译文 花朝日雪用韩子春雪诗韵等待时机的征兆叶咎,时稔问占谣。 北湿留终驳,南荣积遽销。 歌莺迟骋舌,舞蝶避争腰。 玉碎偏依树,绵飞不恋条。 湿轻茅护宇,泥薄路通桥。 水鸟来仍去,风帘定复摇。 痴情矜麦岁,恣态妒花朝。 传杏前村遍,随梅迥野飘。 瓮融俄彻璧,逵涣即藏绡。 当令东皇在,严威未用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季节变迁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等生物的变化
芭蕉:芭蕉,一种植物。 南园:南方的花园。 蕉长绿云深:指芭蕉叶长而茂盛,像绿色的云朵一样覆盖着整个花园。 覆地重重十丈阴:形容芭蕉叶覆盖地面,浓绿如盖,遮天蔽日。 独自行吟还坐咏:形容诗人独自行走或坐着,沉浸在对芭蕉的吟咏之中。 不知凉思满秋襟: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感到凉爽时的感慨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绝。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园芭蕉画卷
【注释】 1.芜城: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寿县。这里以“芜”指代寿春。 2.杨柳万株:形容柳树很多; 3.槐:指槐树。 4.斜日:夕阳。 5.长淮:指淮河。 6.冻未开:冰冻未解。 7.竹里:竹林的深处。 寻不见:找不到。 8.暗香:隐隐约约的香气。 9.飞过小桥来:飘落到小桥上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芜城道中看到的景象。首句写柳、槐之盛,次句写淮河之寒,三句写竹里的梅花之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内容如下: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穹碑大如隼 - “穹碑”指的是高耸的石碑,"大如隼"说明其巨大无比。 2. 字画示古𨽻 - 这一句表明石碑上的铭文具有古老的特色或风格。 3. 炳朗金薤垂 - "炳朗"意味着明亮、光彩夺目,"金薤"指金色的草茎,形容石碑上的文字光芒四射。 4. 钩联铁纽系 - 这里描述石碑的构造,用铁链将石碑固定在墙上。 5. 横披若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