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注释】万里:形容远。载:携带。道是春来路:意思是说,春天来了,道路就通了。那知:怎知道。时:时候。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用咏物手法写梅。首句“万里载梅归”,点明梅花是从万里之外回来的。次句“道是春来路”,表明梅花是从春天的道路归来。三、四句“那知春到时,梅已随风去”,说明虽然春天已经来临,但是梅花已经随着春风去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作者在旅途中看到梅花,想到自己的行期,不禁感慨万千
注释: 梅树从不开口,人们不能罢休。 我仿佛看到陶渊明的诗句,但梅花还没有点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出作者对梅花坚韧不屈、高洁孤傲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以及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和思考。 首句“梅曾无一语”,诗人以梅为喻,指出梅花从不轻易言说自己的心声,这是对梅花独特性格的一种赞美。梅花以其高洁、坚强的品质,被誉为君子之风,而其“不言”的特性,又使其显得更加深沉内敛
诗句: ```寒梅着花未, 雪虐风饕愈。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 译文: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尽管遭遇严寒和风雪的考验,依然傲然挺立,不畏艰难。 梅花虽美,却不如雪来得纯洁无暇,雪花洁白如玉,而梅花则略逊一筹;但梅花的香气却胜过雪花,它那独特的清香让人陶醉。 注释: - 寒梅:指在寒冷的冬天开放的梅花。 - 着花未:意味着梅花还没有开花。 - 雪虐风饕:形容天气恶劣
【注释】 ①梅花:常指墨梅。墨梅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重要的题材,它以黑白两色为主,通过线条的勾勒、墨色的渲染以及花朵与枝干的布局等,来表现梅花的美丽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墨梅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同时也代表了高洁的品质。 ②安得似花人:意思是如何能够拥有一个像梅花一样纯洁、坚韧和高洁的人呢?这里的“似花人”指的是那些品德高尚、气质高雅且有如梅花般坚韧不屈的人。 ③年年陪一笑
【注释】 以:用。梅:梅花,此处代指梅花的品格。淡薄:指梅花的颜色不浓艳。龙:这里比喻梅花的精神。知我意:知道我的意思。差:稍微。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作者借咏梅来表达自己高洁的情操。全诗三句,语言简练、含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首句“平生惟有梅”,诗人以梅花自喻,说自己一生中最珍爱的是梅花,因为只有梅花能够与自己的心灵相通。 次句“与语觉差可”,诗人说,虽然梅花与他心灵相通
【注释】 ①以:一作“倚”。 ②元来:原来。 ③两三:数量词,用于花朵。 ④赏析:诗人在描写梅雪图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怀和志趣。 译文: 梅花盛开时,雪花飘落,园林里的树木被雪覆盖了一半,才看到树上只有几棵梅花。 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原来也有梅花,两三朵梅花自是好的,半树梅花太多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园林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观察梅花、雪和树的关系
昔年我与陶潜同游,他只写了两句诗就离开。 如今援笔的人都是些文人骚客,但写来的诗文却不如他。
青冢,即指汉武帝刘彻的皇后陈阿娇的墓。传说她被废后,葬于茂陵西北,故址在今陕西兴平西北。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东南,山上有洞,相传汉时仙人曾居此。 玉质:指美女的容貌像玉一样洁白晶莹。 薄命多:指命运多舛,遭受不幸。 空太息:徒自叹息而已。 译文: 青冢锁住了她的香魂,罗浮掩埋了她的玉质。 美人薄命多灾多难,临风独自叹息。 注释: 青冢:青白色的坟墓,这里代指汉武帝的陈皇后。 锁:把…
【注释】 枝北复枝南:指梅花在北方和南方的枝头。 明星□□□:星星点点,形容梅花盛开时的样子。 不用怨春风:不要埋怨春风把梅吹落了。 且作初开看:暂且欣赏初开的美景,不必等到花谢。 【赏析】 此诗为咏梅之作,诗人借梅自喻,以梅花不惧严寒、傲视风雪的高洁品格来表现自己刚直不阿的人格修养。全诗构思巧妙,语言清新自然,韵味深长。 诗的前两句写梅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北枝”与“南枝”
注释: 以诗句咏梅残雪消迟月出蚤:用诗来描绘梅花的残雪和迟迟未出的月亮。 自嫌太奇绝,混以雪和月:却觉得自己太奇特了,把梅花和雪、月亮混合在一起。 却有一味香,教人细分别:却有一种独特的香味,让人细细分辨。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花的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 诗人用“残雪消迟月出蚤”来描绘梅花的景色。这里的“残雪”和“月出”都是对梅花的一种形象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