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思想观点和作者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考点,分析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此题要求对全诗逐句解释,最后附上赏析,属于综合题,考生应先理解全诗内容,再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首句“绿字煌煌锡禹畴”,意思是说,禹王的功绩显赫,赐封给他的土地广阔。“绿”是绿色的意思,“煌煌”有辉煌的意思
代胡仓进圣德惠民诗一首 平日里丰收的田野,现在却遭受了灾难的打击。老人和小孩都显得病弱不堪,而年轻人则充满活力,就像飞翔的大鹏一样。突然,皇帝的恩泽降临,亲自派遣使者前来专门传达旨意。听到这些消息,人们感到如沐春风,纷纷跪拜接受赏赐。新年来临时,天心似乎已经明朗,经过长时间的降雨,庄稼生长得更加茂盛。在东面的田地里,农民们辛勤耕作;南边的田地上,水流飞溅,水田与旱地都种满了庄稼
在探索古典诗词的美妙世界时,我们常常能够通过诗人的笔触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哲思。陈良千里赴周公,正值商山去一鸿。肠断膝行来处路,舞雩空过一番风。这句诗出自宋代王阮的作品《访晦翁不遇一首》,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 首句“陈良千里赴周公,正值商山去一鸿”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位名叫陈良的人,不远万里地来到周公那里,而此时恰逢一只大雁从商山飞过
玉柱金庭锁洞天,更将琳馆镇山川。碧檐委地剥风雨,不赐钱来今几年。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原文: 玉柱金庭锁洞天,更将琳馆镇山川。碧檐委地剥风雨,不赐钱来今几年。 2. 译文与注释: - 玉柱金庭:用玉和金制成的柱子和庭院,形容建筑的华丽与尊贵。 - 锁洞天:把天地之间的空间都封锁起来,形容其封闭、隔绝。 - 更将琳馆:琳馆是皇家或贵族的园林,此句表明该建筑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 镇山川
【注释】禹庙:即大禹庙,在今河南禹州。脱介鳞:脱去甲壳之鳞。介,指龟甲;麟,指麒麟。一祠宁足报恩深:一座庙宇怎么报答得了大禹的恩情呢?(一祠)难道能够报答(大禹)恩情的深厚吗?长教:永远使……顺利。始慰:才感到安慰。胼胝:用手和脚上起的茧子。 译文:大禹庙中供奉着大禹像,人们为感谢他的恩德,常常穿着龙袍到庙里祭祀。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赞美大禹的功绩与精神
【注释】鸾: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吉祥鸟;五峰青:指山色如翠绿的凤凰一般绚丽美丽;九叠屏:形容山峰层叠,宛如层层叠起的屏风;知:知晓、知道;洞门:山洞的门;水底:水下;倚阑:靠在栏杆上;跳清泠:跳跃到清凉的水边。 【赏析】这首诗写游人登山观景之乐。诗人在登上了山顶以后,看到那层层叠叠,宛如层层叠起的屏风一般的山峰,又看到了深不见底,犹如水底藏有洞门一样深邃幽深的峡谷。于是情不自禁的跃跃欲试
以下是对《洞庭题咏十一首·洞庭留别》逐句释义: - 岭松岁古欲无根:“岭松”指的是生长在山岭上的松树,“岁古”意味着岁月久远。这里的“欲无根”表达了松树年复一年,岁月变迁,仿佛已经失去了根基,无法与时间抗衡。松树在山岭上生长,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即使岁月流逝,它依然屹立不倒。 - 水石秋深未有痕:“水石”指的是山间的水流和石头,“秋深”表示秋天的深邃。这里的“未有痕”意味着在秋天的深处
这是一首描写武夷山景色的七律诗。首联描写武夷山的九折溪和九折山,以及山上的玉簪、罗带等景物。颔联表达了诗人想摆脱世俗的纷扰,来到这清幽之地隐居的愿望。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这一愿望,想要结庐而居,过上隐逸的生活。尾联总结了全篇,表达了作者对武夷山的喜爱之情。 译文: 九折湍急的溪水在九折山间回旋,如同玉簪和罗带相互交织。 如果能够脱下尘世的束缚,我愿来到这清幽的地方,建造一间小茅屋。 赏析:
以下是对《留别昌国五首》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当时底事乞身归 - 诗句释义:当时的什么事情让我不得不选择离开。 - 关键词解释:乞身,指辞去官职、请求退休。 - 背景解析: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自己的位置或工作岗位。 2. 万物何曾与我违 - 诗句释义:无论万物如何变迁,它们始终没有违背过我。 - 关键词解释:违,违背。 - 背景解析
诗句释义: 1. 洞庭题咏十一首 太湖:这首诗是诗人对于太湖的赞美之作。 2. 微生已觉渐休闲:诗人感觉自己已经渐渐摆脱了尘世的纷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微生”指诗人自己,他觉得自己就像微小的生命一样,已经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3. 老矣何心世路间:虽然年纪已经老了,但是诗人并不关心世俗的纷争,只想过自己的闲适生活。这里的“老矣”表达了诗人对年龄增长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