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世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包括作者、背景、诗句等。此题中需要注意的字是“阿”“蛮”,“楼船濑水思杨仆”“騧夷百战息雕戈”,理解诗意,然后结合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即可。 译文:我独自登上五层楼眺望大海 层层楼梯宛转曲折,云彩缭绕在栋梁之下承接着天空。 想到楼船在濑水边思念着扬雄,想起黄屋之主在蛮荒之地笑傲尉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出都门》。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尘涨都亭失翠微,一行风柳扑人飞。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离开都城时的景象。"尘涨都亭"意味着都城的尘土已经积聚起来,使得原来的亭子显得不再那么清晰。"失翠微"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日景色的怀念和失落感。"一行风柳扑人飞"则是对风中柳树的描述,风吹过,柳条如同舞动的人群一般,让人感到一种生动的动态美。 蝶将晒午先垂翅,荷为延秋早褪衣。
【注释】 绝险:极险。谁教:谁说,指何人能使。雄关:雄伟的关口。横截:横向隔断。路迥盘蛇细:山势曲折迂回,盘旋细长如蛇。去雁空:飞雁经过的地方。萧勃垒:即“萧萧”之“萧”,古地名,在今河南禹县西北。尉陀宫:即“尉佗”之“尉佗”,秦时为龙亢县尉,汉初改置为庐江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律。首联点出梅岭的险要形势。颔联赞美梅岭的雄姿英发,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图画。颈联写梅岭的壮丽景色
注释: 江上银涛滚滚,草堂刚刚对开。 横襟坐揽千峰秀,放笔平添万壑哀。 海国苍茫征故迹,霸图销歇出惊才。 城南不少豪韩愈,眼见低头下拜来。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金观察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金观察的敬佩之情以及对他才华的称赞。 首联“江上银涛滚滚催,草堂刚对曲江开”描绘了江面上银白色的浪花翻滚着,仿佛在催促着什么。诗人站在草堂前,看着对面的曲江,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 颔联“横襟坐览千峰秀
题陈元孝遗象 岭海论《风》《雅》,平生一瓣香。 晓音动岩壑,幽意到羲皇。 掩卷惊波定,停杯落日黄。 清高仰遗象,肃拜涕沾裳。 注释:岭南、海外谈论《诗经》《尚书》时,我对他十分敬仰,把他当作生平最崇敬的人看待。清晨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他的思绪与古代的圣人相合;他掩卷深思,仿佛能平静山涧激荡的波浪,停下酒杯观看落日,其光辉像黄色一样灿烂。他清高的气质使我仰望着遗像深深致敬,恭敬地跪拜
注释: 1. 送赵一清南归:这首诗是送别朋友赵一清的。 2. 此去犹乘薄笨车,霜凄风急渺愁予:你这次回去,还是乘坐这辆旧式的破车吧,霜气凄冷,北风呼啸,我不禁感到一阵迷茫和惆怅。 3. 耦耕旧约词空费,作伴还乡愿又虚:我们曾经约定一起耕作田地,但现在你却要离开,这些承诺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4. 淮楚流亡方辗转,江湖耆旧几乘除:你的家乡在淮楚地区(今安徽、江苏一带),现在那里正经历着流亡的生活
注释: 同籍有戍遣之事寄诗奉慰:同籍,指和我有相同户籍的人,这里指朋友;戍遣,守卫边疆。 来日何当叹大难,生全须信主恩宽:未来的日子何时能感叹大难?活着要相信国家(君主)的恩惠是宽大的。 三千碛道黄花古,一两轮啼素载寒:沙漠的道路三千里,曾经盛开的黄花已经变成了旧物,一轮明月在天空中缓缓升起,带着寒冷的气息。 去国定知无胜饯,破家岂为爱微官:离开自己的国家一定知道没有比这更好的送别了
《书燉煌集后寄顾行人之珽三水》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指掌西陲聚米图,岩疆版筑集烝徒。 天开敕勒穹庐远,地拓瓜沙戍垒孤。 鸡塞梦寒飞锦段,雁关烽息閟金符。 冰霜诗句贤劳绩,补入《燉煌实录》无。 注释: - 指掌西陲聚米图:意指通过绘制地图来了解西域地区。 - 岩疆版筑集烝徒:意指在边疆地区进行建筑工作,集结了众多工匠。 - 天开敕勒穹庐远:意指天空开阔
巢覆仍完卵,皇天本至公。 《蓼莪》篇久废,薇蕨采应空。 劫已归龙汉,家犹祭鬼雄。 等身遗著在,泉下告而翁。 注释: 1. 巢覆仍完卵:比喻虽然经历了困境或变故,但最终能够幸存下来。 2. 皇天本至公:意指天道是公平的,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3. 《蓼莪》篇久废:指古代《诗经》中的《蓼莪》篇久未被重视。 4. 薇蕨采应空:意指现在采摘薇蕨已经没有意义了。 5. 劫已归龙汉:意指历史的大劫难已经结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出国门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的情感。 首联“西风凉入祫衣轻”,描绘了诗人出发前的凉爽感觉和衣服的轻盈状态,暗示着诗人的心情轻松愉快。 颔联“似促羁人出凤城”,诗人被比作被束缚的人,被迫离开熟悉的环境,象征着他的被迫离开。 颈联“雁隔断云联远阵,马冲残月带班声”,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雁群、云阵、残月等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