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梁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山景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联:“溪山四时好,秋夜气更清。” - 注释:描述的是溪山一年四季的美丽,特别强调了秋天夜晚的清新氛围。 - 译文:溪山四季都非常好,特别是秋天的夜晚更加清新。 第二联:“月色终岁佳,秋天光愈明。” - 注释:月色全年都很美,尤其在秋天更加明亮。 - 译文:月亮的光辉一年四季都很美好,尤其是在秋天显得更加明亮。
琴意诗平沙落雁 秋水渺无际,天空扬远音。 芦花一片月,寂寂寒江深。 嘹唳止还作,回翔升复沈。 凉飔听又起,萧飒满疏林。 译文: 琴意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平沙上飘落着大雁。秋水无边无际,天空中飘荡着悠远的音韵。芦苇上的一片月亮,映照在深深的寒江之中。大雁的叫声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盘旋,时而下降。凉爽的微风再次吹起,使得萧瑟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树林。 注释: - 琴意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名为《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太阳依傍着山峦缓缓沉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大漠孤烟和江水东流的壮阔景色。后两句写诗人站在高高的楼上远眺,希望能看得更远,更上一层楼,以获得更好的视野。
孤桐独为奏,不假金石谐。 微矣园客丝,能写旷士怀。 中散已云逝,千载罕见侪。 奈何大雅音,委之优与俳。 抚弦传窅渺,希声正复佳。 岂难悦人耳,所耻在淫哇。 听者虽或疏,宫徵安可乖
束发好鼓琴,自谓甚易工。 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 学之既十年,兹理弥无穷。 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 乳泉滴幽洞,箐木含远风。 至音非可求,只在天然中
登三清,眺八极,仙人待我白榆侧。气鸿蒙,光翕欻,五城十二楼,逍遥在咫尺。 乘罡风,谒帝宫,博桑鸡鸣海日红。三青鸟,云外绕,王母锡宴会琼岛。 嘤如吹玉笙,莫是董双成。铿若拨琅璈,得非王子登。 江上鼓瑟逢湘灵,二十五弦凄以清。踏歌踏歌蓝采和,一脚徒跣一脚靴,长板拍罢归大罗。 日为魂,月为魄,皓然方寸中,天地原不隔。周游六合任胸臆。 跨龙腰,骑凤翼,迈千龄,才一息
潇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白云在天亦在水,弥漫滉瀁连江浔。 九疑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松杉榕栝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漱幽壑,浩浩洪涛扬远岑。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沉。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永嘉郭君制此曲
高山峨峨,流水涓涓。长松之阴,有鹤蹁跹。立苍苔,啄白石,而饮清泉。 顾风日之和美,忽长鸣兮戛然。修翎矫雪,逸翩翔烟。 雌雄迭代,俯仰迁延。始凤跄兮焕烂,终龙跃兮蜿蜒。 往来络绎,交错回旋。节若应鼓,机如转圜。拂琪树兮晃朗,落玉花兮联翩。 若有人兮,幅巾道服,安坐调弦。想琴心兮,三叠致妙,舞乎胎仙
掖垣天清夜沈沈,三十六宫宫漏深。 凤辇鸾舆不知处,凉飔微动锒铛音。 卷帘徘徊鱼钥静,几片梧桐落金井。 昭阳殿里月正明,长信门前风自冷。 玉轸金徽聊寄情,声声弹出是秋声。 酸嘶银汉哀鸿唳,幽咽瑶阶怨蛩鸣。 雾湿云鬟花影移,哝哝絮语夜何其。 马卿作赋音尤楚,班女裁诗韵更悲。 掩抑似闻长太息,千回百转柔肠强。 罢琴惆怅不成眠,蜡檠飘红泪珠滴
出门尽青山,担头缚斧柯。 顾盻生得色,高林郁嵯峨。 轩轩举趾健,倏忽重峦过。 山词连步起,与至口则哦。 闻声不见人,杳霭隔烟萝。 有时惊鹳鹤,磔磔离其窠。 呕哑字莫辨,余响飘林多。 松风与涧瀑,天籁遥戛摩。 运斤以为节,逸调殊凡科。 丁丁复许许,拉杂声相和。 四体无乃疲,而非劳者歌。 自歌还自罢,兀傲焉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