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四时好,秋夜气更清。
月色终岁佳,秋天光愈明。
此意孰能写,惟有丝桐声。
一弹山在眼,再弹溪在目。
溪静水粼粼,山遥峰矗矗。
慢声生旷怀,幽韵蕴高躅。
或如临大壑,松风卷波涛。
或如坐深岩,石泉鸣琼瑶。
或如邻古寺,云外吼蒲牢。
阴崖转长林,仄径凌绝巘。
天风缥缈回,泛声三数点。
夜深露叶光,水天交飐闪。
如观荆浩图,如读谢庄赋。
年衰倦登临,体弱愁风露。
间窗时一挥,悠然惬心素。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山景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第一联:“溪山四时好,秋夜气更清。”
- 注释:描述的是溪山一年四季的美丽,特别强调了秋天夜晚的清新氛围。
- 译文:溪山四季都非常好,特别是秋天的夜晚更加清新。
第二联:“月色终岁佳,秋天光愈明。”
- 注释:月色全年都很美,尤其在秋天更加明亮。
- 译文:月亮的光辉一年四季都很美好,尤其是在秋天显得更加明亮。
第三联:“此意孰能写,惟有丝桐声。”
- 注释: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这种美景和心情。
- 译文:谁能用言语完全表达这种美景和心情?只有琴声能够传达。
第四联:“一弹山在眼,再弹溪在目。”
- 注释:第一次弹奏,山就在眼中;第二次弹奏,溪也在眼底。
- 译文:第一次弹奏,山就出现在眼前;第二次弹奏,溪也显现在眼前。
第五联及以后各联:描述了不同场景下,音乐如何引发的情感与视觉体验。
- 第五联:“溪静水粼粼,山遥峰矗矗。”
- 第六联:“慢声生旷怀,幽韵蕴高躅。”
- 第七至第九联:通过不同的比喻,展现了音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美妙画面。
- 第十联:“或如临大壑,松风卷波涛。”
- 第十一联:“或如坐深岩,石泉鸣琼瑶。”
- 第十二联:“或如邻古寺,云外吼蒲牢。”
- 第十三联及以后:描述了音乐在不同场景下引发的各种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山景和月光,以及音乐在其中的作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内心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