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蒙。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
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
萧萧兮疏竹,谡谡兮劲松。喜清光兮照眼,快颢气兮蟠胸。
乃知声音之微妙兮,移造化之功。顾兹曲之冷淡兮,琴每罢而座空。
独余情其爱悦,抱幽素兮忡忡。

琴意诗白雪

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蒙。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

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

萧萧兮疏竹,谡谡兮劲松。喜清光兮照眼,快颢气兮蟠胸。

乃知声音之微妙兮,移造化之功。顾兹曲之冷淡兮,琴每罢而座空。

独余情其爱悦,抱幽素兮忡忡。

注释:

琴意诗白雪:以诗歌表达对《白雪》这首琴曲的赞美之情。

抚冰弦之皎洁,扣玉㢩之玲珑:轻轻弹奏着清澈透明的琴弦,扣响精致玲珑的玉瑟。比喻琴声如同冰清玉洁一般纯洁,又像玉环一样晶莹剔透。

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感叹这首曲子高深莫测,难以找到能与之相和的人,于是追溯到古代楚国的郢都去寻找那失落的旋律。

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蒙:仿佛看到雪花飘飘而下,突然间云气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突然之间,琴音回旋飞舞,像是鸾鸟和仙鹤在空中翩翩起舞。

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不久之后,琴音变得飘渺散漫,如同琼瑶一般散落在皇宫之中。

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琴音沾湿了玉壁栏杆,洒落在珠帘之上,明亮洁白犹如梨花带着月光,轻盈飘逸如同柳絮随风飘动。

萧萧兮疏竹,谡谡兮劲松:琴音在疏疏落落的竹子和坚韧劲拔的松树上回荡。

喜清光兮照眼,快颢气兮蟠胸:欣喜地欣赏着这清新明亮的光线照耀着眼睛,畅快地呼吸着这清爽宜人的气息充满了心胸。

乃知声音之微妙兮,移造化之功:这才深知音乐之声是如此精妙绝伦,它能够改变万物,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顾兹曲之冷淡兮,琴每罢而座空:然而这首曲子却显得有些冷清寂寞,每当演奏结束,听众席上便空无一人。

独余情其爱悦,抱幽素兮忡忡:唯独我对此情此景深感喜爱,心中充满了幽雅的情操和深深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音乐之声的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之声的美丽与动人。全诗通过对音乐之声的描绘和感受,表现了自己对音乐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孤独、凄凉的感受。

首句“琴意诗白雪”,直接点明了主题——琴曲《白雪》。诗人通过“琴意”二字,巧妙地将琴声与诗歌相结合,展现了音乐与诗歌的完美交融。紧接着,诗人用“皎洁”、“玲珑”等词语来形容琴声的特点,既形象又生动地传达出琴声的美妙。

诗人通过对琴声的描述,进一步展开对音乐之美的描绘。他写道:“叹曲高而和寡,溯遗音于郢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深沉的情感,以及对那些无法与自己共鸣的人们的理解与同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音乐之美的赞美和怀念,认为音乐具有超越言语的魅力。

随后,诗人通过“恍飞霙之来下兮,忽烟霭之溟蒙”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在这里,诗人仿佛看到了雪花飘飘而下,突然间云气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这种描绘手法既富有诗意,又增强了音乐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诗人通过对琴音回旋飞舞的描述,展现了音乐的灵动与变化。他写道:“乍回旋兮,舞鸾鹤于仙岛。”这里,诗人将琴音比作鸾鸟和仙鹤在仙境中的翩翩起舞,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这也暗示了音乐具有超越现实的魔力,能够让人进入一个美好的境界。

在描述完音乐的美好后,诗人开始转向对音乐背后情感的描述。他写道:“俄散漫兮,屑琼瑶于帝宫。”这里,诗人通过“散漫”一词,表达了音乐给人带来的轻松愉悦;而“屑琼瑶于帝宫”则暗示了音乐之美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珍贵难得。这种对比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诗人通过对音乐之声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孤独与凄凉的感受。他写道:“沾璧槛,洒珠栊,皎兮若梨花之带月,翩兮似柳絮之因风。”这里,诗人将音乐之声比喻为梨花带月和柳絮随风飘动的景象,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孤独、凄凉的感受。这种深情与哲理的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