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发好鼓琴,自谓甚易工。
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
学之既十年,兹理弥无穷。
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
乳泉滴幽洞,箐木含远风。
至音非可求,只在天然中。
弹琴杂诗 其二
束发好鼓琴,自谓甚易工。
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
学之既十年,兹理弥无穷。
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
注释:
- 束发好鼓琴:束头发,喜欢弹琴。
- 自谓甚易工:认为自己很容易弹好琴。
- 初得一声似:初次听到琴声像是。
- 旷若意已通:仿佛琴音已经传达了作者的心声,与心意相通。
- 学之既十年:学习了十年之久。
- 兹理弥无穷:这些道理更加深奥无穷。
- 吾未忘吾手:我没有忘记我亲手弹奏的琴声。
- 焉令诸有空:怎么能让其他没有机会的人得到它?
- 乳泉滴幽洞:如同山泉从深邃的洞穴中滴落。
- 箐木含远风:丛林中的树木蕴含着远处的风。
- 至音非可求:最美妙的声音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 只在天然中:只有自然才能找到这样的音乐。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琴艺追求与领悟的诗歌。诗人自幼爱好弹琴,自认为弹琴技艺并不难,但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他才深刻地体会到弹琴之道的深奥和无穷。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努力而满足,反而更加谦虚谨慎,不断探索和研究,希望能找到那最美妙的音乐。这首诗通过描写弹琴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