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坐藤萝下,挥手弄素琴。
我琴不悦耳,能作澹泊音。
本非求人知,我自写我心。
钟期既已亡,成连谁能寻?
岂徒桑与濮,六代趋荒淫。
时世有升降,性情无古今。
抚兹枯桐枝,欲辨口若喑。
罢琴人寂然,明月窥疏阴。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弹琴的五言诗。诗人在藤萝之下,抚琴自娱,然而却无人能懂他的心思,因此发出了“我琴不悦耳,能作澹泊音”的感慨。最后两句以钟期之亡、成连之隐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之情。

【答案】

偶坐藤萝下,挥手弄素琴。——偶遇闲情,弹琴自乐。

我琴不悦耳,能作澹泊音。——琴声虽淡,但有高洁之意。

本非求人知,我自写我心。——弹琴不是为了让别人听出什么,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钟期既已亡,成连谁能寻?——钟期、成连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琴师,他们早已不在人间,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人去欣赏自己的琴技。

岂徒桑与濮,六代趋荒淫。——难道仅仅是为了追求一种外在的美色和享受吗?这六代以来的人们,都是沉湎于声色的享乐之中,忘记了真正的人生意义所在。

时世有升降,性情无古今。——世间的荣辱兴衰,如同四季的更替,人们的心情也随着世事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性情却是永恒的,它不受世俗变迁的影响。

抚兹枯桐枝,欲辨口若喑。——用手指去抚摸那已经枯干的桐木树枝,想要分辨它的脉络,却发现好像哑了一样。

明月窥疏阴。——弹琴之后,诗人静静地坐下来,仰望着皎洁的月光从稀疏的树荫中投下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