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镜潭
再集款月楼醉后走笔 有酒便学刘伶醉, 有花休作陈陶嗔。 江湖落魄寻常事, 例有新诗赠美人。 注释: 1. 有酒便学刘伶醉:刘伶是古代的一个文人,据说他经常醉酒,以此自娱。这里用“便学”表示只要有机会就学。 2. 有花休作陈陶嗔:陈陶也是古代一个文人,据说他因为不善于表达情感而生气。这里用“休作”表示不要做。 3. 江湖落魄寻常事:江湖是指广阔的水面,比喻世事纷扰、人情世故
【注释】 靖海:指平定安南之役。靖海将军,即郑成功。驻师:驻扎军队。 劫火:指清军入闽时所焚毁的明末抗清义军的战船。纪功碑:“靖海纪功碑”,为记功碑,是郑成功在1662年平定台湾后竖立的。 新亭: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镇守赤壁,与刘备相拒于当阳长阪坡,刘备败退到柴桑(今江西九江),派诸葛亮前往吊丧,诸葛亮因悲叹刘备大业未就而作《出师表》。此处泛指失败之地。 【赏析】 此诗首联点破题意
【解析】 题壁:在墙壁上题写诗句。 译文:大江向东流去,炮台横卧江边,白石撞击着冲激岸边的波涛发出鸣响。残阳斜照,映照着唐时寺庙的一角,佛寺庭院里梵音悠扬,钟声回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南普陀寺的景色和气氛。首句“大江东去”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诗的主题;次句“炮台横卧江边”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三、四两联分别描写了“残阳”“梵音”,表现了南普陀寺傍晚宁静的气氛。 【答案】 炮台横卧江边
注释: 平子:指东汉末年文学家班固(32-62)。四愁:即《古诗十九首》中的第十八首。定情赋:指班固的《答宾戏》。我辈:指作者自己等人。多情:指多情善感。笔端:指文笔。《定情赋》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为班固作以表达他与妻子感情深厚,但因遭政治迫害,不能长相厮守而作。这里说“乃著定情赋”,是指作者借班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这种感情。偶:偶尔,偶然。流露:表露出来。这首诗是诗人自题小诗一首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天下无双魏公子" - 这句表达了对战国时期著名人物魏无忌(即信陵君)的高度赞扬。“天下无双”意味着无人能比,突出了魏无忌在历史和文学上的独特地位。 2. "监门上客敝衣冠" - 这里提到“监门上客”,意即曾经是高官显宦的魏无忌现在沦落到做监门小吏,形象地展现了他的落魄和悲壮。“敝衣冠”则强调了他为了追求理想而不惜改变身份的行为。 3. "合符一战成功易" -
注释: 1. 汉朝杨仆事专征,铜柱巍巍旧勒铭。 - 汉朝: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杨仆:是汉朝的一位将领,以勇猛善战闻名。 - 事专征:指的是以军事为重,专门从事征伐工作。 - 铜柱:是指古代用来记载重要事件或条约的金属柱。 - 巍巍旧勒铭:意思是古老的铜柱上刻着重要的文字和事迹。 2. 上将楼船下沧海,中兴郡县堕金城。 - 上将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林弼的作品。林弼(1483年-1540年),字叔宁,号石斋,福建莆田人,明代文学家,与何景明、王慎中并称“三大奇才”。 台南谒延平王祠 英雄立马拥专征,故垒萧萧赤嵌城。 招讨已颁唐印绶,旌旗犹是鲁诸生。 浯州一旅擎铜柱,东海何年走大鲸。 回首扶桑孤岛在,茫茫无地哭田横。 逐句释义: 1. 英雄立马拥专征,故垒萧萧赤嵌城。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英雄们骑马挺进,肩负专征任务
绝句 手挽长蛟去,跨上紫罗天。 天公方熟睡,世界是何年。 释义及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首句“手挽长蛟去”,以手挽长蛟的形象,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征服。次句“跨上紫罗天”,则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庄严的境界,紫罗天可能代表着仙境或天堂,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想象力。三句“天公方熟睡”,则是对整个宇宙的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
【注释】 匹夫:普通人。重义气:注重朋友间的情谊。手刃(yuè):亲手杀死。所甘心:心甘情愿。 轵(zhǐ)里辈:古地名,在今河南济源县西。重利:重视利益。黄金:指钱财。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社会黑暗的诗。首句写“重义气”的人为朋友报仇;次句写朋友之死,使那些趋炎附势之徒感到羞耻。末两句写他们为金钱、地位而争来争去,却落得可悲下场。全诗语言质朴,直抒胸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注释:我有昆仑山上的玉石,悲愤激昂地击碎它。没有人借给我酒杯,使我满胸都充满了垒块。 赏析:此诗是诗人自叹怀才不遇之作。首句“我有玉昆仑”,以玉为喻,言其志大而才高;第二句“悲歌奋击碎”则写其慷慨悲歌,奋力击碎自己内心的块垒。然而,他空怀抱负,却无人理解,因此,最后两句“无人借酒杯,满胸填垒块”写出了他心中的郁闷与不平。整首诗情真意切,意境高远,读来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