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锡畴
【注释】 湖边:指西湖。柳丝低:春风吹拂,垂柳的枝条低垂下来。藜(lí):藜杖,用藜草做成的手杖。伐木:采伐林木。诗亡交道绝:意为由于采伐林木,与朋友断绝交往。绵蛮:指《诗经》中的“绵绵葛葛”,形容鸟鸣声连绵不断。 【译文】 湖畔春天杨柳垂下,云淡风轻,我拄着藜杖悠闲行走;砍伐树木,因失去交游之友而感到孤独寂寞,只有山野的鸟儿尽情啼鸣。 【赏析】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梅破疏英饯岁华,寻梅有约过山家。 短窗昨夜占佳晤,挑尽寒灯未肯花。 注释: 1. 梅破疏英饯岁华:梅花已经盛开,用梅花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2. 寻梅有约过山家:约定去山上的梅林寻找梅花。 3. 短窗昨夜占佳晤:昨晚在窗户前等待,希望能够见到朋友。 4. 挑尽寒灯未肯花:挑了一夜的灯,直到天亮也没有见到梅花。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诗人在新的一年到来时
注释:太阳还未落下,西边的天空已经暗下来了,只有东方的月亮还在照耀。山中秋天的叶子被染成了红色,鲜艳得比春天的花还要好,但它却不如春花那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色。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将秋叶与春花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秋叶虽然不如春花鲜艳,但它却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注释:杨花想要在春风的陪伴下尽快回归,它疯狂地上下飞舞,玩弄着晴朗的天空。它不受任何约束,进入帐篷、穿过帘子,随心所欲地飞来飞去。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杨花。诗人借杨花自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全诗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个性特点
竮竮瘦影伴孤灯,两鬓萧然失旧青。 竮竮瘦影伴孤灯,指的是诗人独自对着一盏孤灯的身影显得格外憔悴。两鬓萧然失旧青,指的是诗人的两鬓已经变得灰白,失去了往日的青黑。 豪在尚堪论剑术,骨凡何用泥丹经。 豪在尚堪论剑术,这里的“豪”指的是诗人的豪情壮志,他仍然保持着对武术的兴趣和追求。骨凡何用泥丹经,这里的“骨凡”指的是诗人的平凡之身,他并不需要依赖那些虚无缥缈的道教丹经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 第一句“背人春事水趁东”,意思是说,在春天的景色中,人们正在忙着赶路。这里的“春事”指的是春天里的各项活动,而“水趁东”则表示人们在向东赶路。这里的“东”可能指的是诗人要去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春天的东部。 第二句“浅紫深红次第空”,意思是说,浅紫色的花朵逐渐开放,深红色的花朵也陆续出现,整个花海都显得空荡荡的,没有生机
【注释】 兰:香草,常绿植物。 棱棱翠叶长,葳蕤紫蕊吐幽芳:形容兰花的叶子细长,花紫色,散发香气。 灵均:屈原,楚辞作者,以《离骚》著称。 无人问:没有谁去询问。 自香:独自散发出芳香。 【赏析】 首句“石畔棱棱翠叶长”,是写兰花在石旁生长,叶子细长,颜色翠绿;次句“葳蕤紫蕊吐幽芳”描绘了兰花盛开时紫色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两句诗分别描绘了兰花的生长环境和其美丽的外表。
注释:渔夫的竹竿已经收拾完毕了它的一生,岸尾沙头就是他的家。夜晚喝醉了,横着拿短笛吹,满江明月映照在芦花上。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一个醉归的渔父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渔父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秋来病叶不禁风,渐觉虚檐坠片红。 斜日半溪人唤渡,断云千里雁横空。 诗情得似驯鸥子,世事徐观失马翁。 欣戚莫将为我役,此怀拍拍自春融。 注释: - 秋来:秋天来临。 - 病叶不禁风:生病的叶子无法抵抗秋风。 - 渐觉:逐渐感觉到。 - 虚檐:空荡的屋檐。 - 坠片红:落下的红色叶子。 - 斜日半溪:夕阳斜照在半山腰的小溪上。 - 人唤渡:有人呼唤要过桥
楚东岁暮 楼高霜冷漏声迟,独立阑干忆别离。 明月一奁磨后镜,疏星几点劫残棋。 岁寒时节难为客,老日头颅尽付诗。 颇觉凄凉无晤语,临风说与冻梅知。 译文: 楚地的冬末时分,我独自站在楼上,思念着离别的情景。 月亮像镜子一样照亮了窗户,星星点缀在天空中。 寒冷的冬天让我感到孤独,我把时间都用来写诗了。 虽然有些凄凉,但我还是想和你说话,就像对着冻得发青的梅花说一样。 注释: 1. 楚地的冬末时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