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宿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描述了诗人在秋风中的感受和所见到的景象。以下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 1. 瑟瑟新声脱绿槐,半寒天气日相催。 - "瑟瑟"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这里指秋风。 - "新声"可能是指秋叶的新声响。 - "脱绿槐"可能是指树叶变黄,从绿色变为黄色。 - "半寒天气"指的是秋天的气候,天气逐渐转凉。 - "日相催"可能是说太阳催促着秋天的到来。 2. 西楼夜色吟偏好
【注释】 修篁:修长的竹子。静无埃:静寂无尘。翠虬:翠绿色的蛇,这里比喻竹。婆娑:摇曳。檀栾:山石。玉枝:美如玉的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的诗。首二句写竹林之幽静,后二句写竹枝之婀娜多姿。全篇以拟人手法,把竹子写得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开头两句,“修篁百个静无埃”,写竹林之幽静。诗人用“静无埃”三字,将竹叶上的尘埃都洗刷干净了,突出其清幽的特点。 第三、四句:“夭矫翠虬身欲化
注释 朱航东下忽经春,藏室离居作恶频。 简上蠹蟫终日在,树间灵鹊至今驯。 北宫自有咿嚘客,天禄谁同寂寞人。 昨夜西窗有佳月,此心迢递思冰轮。 译文 向东航行船儿突然经过春天,离开住所的藏室,作恶频繁。 书信上的蠹虫整日在纸上蠕动,树下的灵鹊到现在也还是那样驯良。 北宫有自己的侍女客人,天禄没有与寂寞相伴的人。 昨夜西边的窗户上有美丽的月光,我的心思远远地飞向了月亮。 赏析
【诗句释义】 又和前人:这是在说,我又要跟以前的诗人一样。 傍边好见闻:傍边,周围;见闻,见识。 速来就汝作比邻:速来,快来;汝,你;作比邻,做邻居。 诗中活法无多子:诗中,指诗歌中;活法无多子,没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眼里知音有几人:眼里,眼睛里;知音,懂自己心意的人;几人,几个人。 尔许精奇花粲笔:尔许,如此;精奇,精妙奇特;花粲笔,像花朵一样的笔触。 岂容尘俗海翻银:岂,难道;容,容纳
太湖石 海岱铅松妄得名,洞庭山脚失寒琼。 漱成一朵孤云势,费尽千年白浪声。 谁向机边逢织女,直疑岩下见初平。 年来赏物多成病,日绕苍苔几遍行。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海岱铅松妄得名”:此句描述太湖石因产地在古代的海岱地区,且质地似铅般沉重而得名。这里的“铅”并非指铅矿或铅质材料,而是借其重如铅的质感形容太湖石的特性。 2. “洞庭山脚失寒琼”:洞庭山位于太湖西岸,此句通过对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陈师道(1053-1102),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次韵和朱况雨中之什(原诗):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朱况在雨中的诗歌的回应。次韵,是指用原诗的韵律来创作新的诗歌。这首诗是诗人陈师道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创作的。 苍野迷云黯不归(原诗)
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天台封诏紫泥馨,马首前瞻北斗城。 人在函关先望气,帝于京兆最知名。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 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注释: 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 —— 淮南发运使赵邢州因被皇帝诏令返回京城。 天台封诏紫泥馨,马首前瞻北斗城 —— 收到朝廷的诏书,心情激动如同闻到紫泥的芳香,目光前瞻着北斗城的方向。 人在函关先望气,帝于京兆最知名 ——
雪后登秘阁 消尽层阴上尽梯,雪馀宫瓦弄晴晖。 碧檐交照虬争耸,朱阙相联凤欲飞。 日向金沟春溜动,风来珠树晓寒微。 帝家池籞饶芳物,白鸟翩翩接翼归。 译文及注释: 雪后登上了秘阁的高处,层层叠叠的山峦和云雾已经消散无遗,只剩下楼梯直通云霄。雪后的宫殿瓦片在阳光中闪闪发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碧色的屋檐相互辉映,像一条条虬龙在争奇斗艳;红墙相连,像凤凰展翅欲飞。朝阳初升,金色的水流在阳光下闪着光芒
谢叔子阳 老子诗名久废闲,喜君步骤少陵坛。 句敲金玉声名远,韵险车斜心胆寒。 倾出囊中和月露,皎如盘底走珠丸。 苦藏难没诗家事,会看尘冠早一弹。 注释:这是一首七绝,表达了作者对谢叔子阳的赞赏之情。 译文:老子的诗歌名望已经久废而闲居,你却步武少陵之坛。 你的诗句敲击着金玉般的音韵,名声远远传扬,你的韵律险峻如车斜路,让人心生畏惧。 倾出囊中的和月露,清澈明亮如同在盘底滚动的珍珠。
诗句注释: - 秋波不动簟纹融: 描述秋天,波纹不流动的床上席子。 - 松月愔愔透绮栊: 松树和月光透过精美的窗棂。 - 霜重井梧翻瘦碧: 霜降使得井旁的梧桐叶变黄变薄。 - 雨回阶药堕嫣红: 雨水使阶前芍药落下,颜色鲜艳如红。 - 彩鸳静占银塘水: 彩色的鸳鸯静静地栖息在银色的池塘水面上。 - 乳燕凉飞玉宇风: 乳燕在凉爽的风中飞翔于宫殿的屋檐。 - 秫酒易销残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