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民
【注释】 1. 根在岩边结:梅的根部生长于岩石边。 2. 枝从水际横:梅花枝条长出水面。 3. 凡木欠修行:普通的树木缺少修炼。 4. 密雪笼幽片:密密的雪花覆盖着梅花幽暗的花瓣。 5. 疏篁倚瘦茎:稀疏竹子靠在瘦弱的梅干上。 6. 那时香不浅,忆我话无生:那时节香气四溢,回忆中你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梅、石、树、竹、雪等元素的描写
【译文】 正月十二日夜 姚江岸断峭壁春风吹,空江夜雨声音清。 萧疏蓬叶点声似,仿佛叶间秋声轻。 古往今来皆双眸,乾坤一棹轻松行。 鬓边白发如湖海,谁识谢郎情意深? 【赏析】 《正月十二日夜 姚江》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正月十二日夜中独自乘船游览姚江时,所见的景色和自己内心的感受。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古墓的荒凉景象,并通过对墓地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冢荒无树亦无碑,土面砖痕似灼龟。 - 冢荒:墓地荒芜,无人打理。 - 无树亦无碑:墓地周围没有树木或墓碑。 - 土面砖痕似灼龟:地面上的砖块痕迹看起来像被烧焦的龟壳。 2. 坏道尚存翁仲守,传家知是子孙谁。 - 坏道:这里可能指的是墓地的道路破损。 - 翁仲:古代的一种石人
竹 此君别后稍添丁,留得清风镇户庭。 老鬓不禁霜点缀,旧邻多似树凋零。 一竿带雪寒垂钓,数亩连苔昼掩扃。 此话有谁堪委似,几回无语向青青。 注释: 1. 竹:指竹子,这里借指作者的友人。 2. 此君别后稍添丁:意思是说这位朋友离开之后,家中似乎增添了一份生机。 3. 留得清风镇户庭:意思是说竹子能够带来清新的空气,让家门庭院充满生机。 4. 老鬓不禁霜点缀:意思是说岁月不饶人
注释:正月二十七雨中过苏堤,苏堤的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群山在细雨中显得更加秀丽。人们总是苦于晴日未至,所以看不到空蒙的水气笼罩下的美景,只有年迈的人才能欣赏到这种景色。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雨中的苏堤美景的诗。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苏堤的美丽景色。首两句“一堤杨柳占春风,柳外群山细雨中”描绘了春日里柳树和群山的景象;后两句“人苦未晴浑不到
南渡今何似,中流欲济船。 虽凭人击楫,要若水行川。 竹木如山积,桑田与海连。 吴宫犹可问,白鸟暮推烟。 诗句翻译: 《送薛子舒(其一)》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 - “南渡今何似,中流欲济船。”:如今南渡的生活,感觉如何?就像在河中想要渡过一条船一样,既艰难又充满期待。这里的“南渡”可能是指作者因某种原因离开家乡或国家到南方生活
【注释】: 1. 宿根:指植物的根部。 2. 芳尊:指酒樽,也比喻美好的环境或事物。 3. 着意:刻意去做某事。 4. 乾坤:即天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郊外的景象:雨水滋润着大地,植物的根部散发出一股股清新的气息。诗人在雨中漫步,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他并不刻意去催花柳,而是静静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好。他认为,这种美是自然的,无需刻意去追求
探访紫芝山归来与子舒集 探索自然之美 古风诗篇赏析 1. 诗句原文 君参唐句法,亲得浪仙衣。 薄宦因吟苦,高风与世违。 春寒留夜饮,月黑借灯归。 共隐知何日,空山老蕨薇。 2. 译文注释 - 君参唐句法:比喻借鉴唐代诗歌的写法。 - 亲得浪仙衣:形容自己像仙人一样飘逸脱俗。 - 薄宦因吟苦:因为官途艰难而苦吟。 - 高风与世违:高尚的品德和超然物外的态度与世俗相违。 - 春寒留夜饮
【赏析】 “照影怜寒水,关情奈夕阳。”这两句诗是说:湖堤上我独自散步,看着自己的倒影映在湖水里,感到自己像那无情的寒水一样冷漠无情。看着夕阳西下,心中不免有些伤感。“关情奈夕阳”中的“关情”是指对夕阳的眷恋,而“奈夕阳”则是无奈之情,诗人用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哀愁与寂寞。 “雪悭天欠冷,年近日添长。”这两句诗是说:由于天气寒冷,雪还没有降下来,但时间却一天天过去
诗句解析: 1. 梅雨朝仍暮,莲塘夏似秋。 - 描述的是梅雨持续至早晨,而到了夜晚又像是秋天。 2. 水高侵树脚,屋漏滴人头。 - 描述了水位高涨到连树都快要被淹没了,同时屋里的雨水也打湿了人的头顶。 3. 歇昼厨烟出,占晴础汗收。 - 描述了因为下雨,人们不得不在白天休息,厨房里的炊烟也随之升腾;天气放晴时,人们开始收起衣物准备出门。 4. 群山思会面,扶病一登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