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蟠
诗句释义: 看山坐石亭。 译文: 坐在山石上,观赏周围的景色,感受自然之美。 赏析: 《其八》是宋代诗人张载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60-1279年,这一时期正值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之际。张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困境中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诗中的“看山”意味着静观自然、欣赏山景,而“坐石亭”则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全诗通过对山石与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感
注释: 仲□:即张仲□,三国时魏国将领。三次被曹操所逐,将军年老多病。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张仲□的遭遇,来讥讽那些恃宠而骄、不思进取的权贵们。全诗以“其七”为题,是说张仲□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曾被曹操三次征召,但都因“数奇”(命运不好)而未能应命,后来就因病去世了。 诗的开头两句写张仲□三次应征未果,说明他虽有才能,却屡遭挫折,不能施展;“将军老”,则暗示他年岁已高,身体不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 “涌金池”是题目,写景抒情的绝句首句起韵,押平声韵。“涌”,形容水势汹涌的样子;“金”,指金色的阳光,也指黄金;“池”,指池塘。这两句的意思是:在春光明媚的傍晚,涌金池的水波荡漾着金色的光辉;一阵春风过后,吹落了满池的桃花。 “涌”,形容水势汹涌,这里指水波荡漾;“金”,“一作‘金’”;“池”,“一作‘池’”。这两句的意思是
注释: 1. 动摇腊信:在腊月里,使者们来回奔走,传递着消息。 2. 勾引春情:引诱春天的情思。 3. 出苑墙:走出宫门,即出宫外游玩。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高洁品格。首句“动摇腊信随征使”,写梅树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摆,仿佛是在向征使招手,迎接他们前来观赏这傲霜凌雪的梅花。第二句“勾引春情出苑墙”,写梅的芬芳,吸引得人们走出园墙
【解析】 此句的意思是拄着拐杖,在林荫下漫步。“林”指代“竹林”,“藜”是草名,可入药,有明目、轻身等作用,也可作“竹节”,用做手杖。这句诗的意思是:拄着草茎制成的手杖,在竹林中悠闲地散步。 【答案】 译文略 赏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注意抓住关键诗句和重点字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情感。 首联点出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颔联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写登临保叔塔所见之景。“寂寥千古事,今日有谁登”句,点明保叔塔建塔年代久远;后两句写落日云间合、空中露几层之景,表现诗人凭吊古迹时所感。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遒劲。 【答案】 ①保叔塔:在今陕西西安市南的长安城上,为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为避兵乱而建的。②落日云间合,空际几重霞?③赏析:首句“寂寥千古事”,用典,意谓保叔塔历经千年,如今还有谁去登览呢
【注释】 白沙泉:地名,在今四川彭县。 穴:指泉水的源头。 沙平落细声:水落沙平时发出细微的水声。 漾:荡漾。形容月色皎洁。 银汉太分明:银河(天上的银河)十分明亮。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白沙泉夜晚的景象,诗人抓住了白沙泉夜晚特有的景象,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首句"不见泉来穴,沙平落细声",意思是说:看不到泉水从洞穴中涌出的景观,只有沙平处发出细碎声响。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
诗句释义: 1. 吏退更无人迹到:官吏退下后,更没有人的足迹。 - 吏:指官员或官吏。 - 退下:停止办公或离开工作岗位。 - 更:古代时辰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 无迹:没有人的足迹。 2. 一天魂梦任游扬:整个白天,灵魂和梦境自由自在地遨游。 - 魂梦:指灵魂与梦境。 - 任游扬:随意地遨游。 - 游扬:漫游,自由自在地活动。 译文: 当官员们离开岗位,没有其他人的足迹
【注释】 三峡:长江三峡。流下:流入。 樽前:酒杯之前。指饮酒。 【赏析】 此为诗人自况诗。诗写诗人在三峡江边,面对六朝遗风而兴感伤怀。首句“三峡江声流笔下”,是说他以笔为舟,以江声为橹,乘风破浪,顺流而下,意谓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次句“六朝山影满尊前”,是说诗人面对江中倒影中的六朝旧都的山色,感慨万千,心潮起伏,似乎能听到江中传来的阵阵歌声和乐曲,也仿佛看到那古都的繁华景象重现
注释: - 玛瑙宝胜寺:指的是藏传佛教中的一座著名寺庙,位于西藏。 - 昔日岩栖处:昔日是指过去,岩栖是指居住或修行于岩石之处。 - 松花落草根:松花是指松树的种子,落在地上后会生长出新的松树。 - 瓦中匪是我:瓦中是指瓦片中间,匪是我是指不是我。 - 棺椁任乾坤:棺椁是指棺材和椁(一种覆盖棺材的木制容器),任乾坤是指任由天地乾坤变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