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蟠
注释: 1. 东岗古塔:指位于东岗的一座古老塔楼。 2. 东岗人不识:意思是说,当地人并不知道这座古塔的存在。 3. 野寺在樵渔:意思是说,这座古塔旁边是一个野寺,周围都是打柴和捕鱼的人。 4. 落叶年年满:意思是说,每年秋天,树叶都会落下,覆盖了整个地面。 5. 春风为扫除:意思是说,春风会吹走这些落叶,使地面变得干净整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古老的地方
【注释】 翠樾堂:作者自号。樾,树木的荫蔽处。 野鸟久不去:指诗人长久地在山中居住,与大自然为伍。 清风长近人:形容诗人与自然景色亲密无间,仿佛清风时时在身边吹拂。 山间岂有历:意思是在山间,没有时间概念,岁月悠悠,四季变换,春去秋来,日升月落。 祇见四时春:只看到山间的四时之春,意指诗人对春天的感受非常深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山林生活的田园诗
【注释】 七山:华盖山周围的七座山。北斗:指北斗七星,古人认为天上的星宿有象形之意,所以用“斗”字代指。几重:几座。华盖峰:在今安徽省歙县东南,是黄山的主峰,海拔1860米。 【赏析】 此诗描写了华盖山周围七座山的雄伟壮丽。首句点出华盖山周围七座山峰排列如北斗,第二句写华盖山被重重山峦所环抱。第三句写北斗七星中斗口的位置,就是华盖山所在之处。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雄浑开阔,富有气势
衣冠仁义少,敢忽岭边人。亦恐修荣达,行歌自负薪。 注释:穿着儒者服饰、持有仁义之心的人,敢于忽视岭边的行人。我也担心自己的富贵地位会达到顶峰,于是行走在山间,一边唱歌一边扛着柴火(自负薪)。 赏析:杨蟠的这首《歌樵岭》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杨蟠通过自我审视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是一个追求社会道德理想的仁者,又是一个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现实主义者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佛寺中辟支塔的仰慕之情。 首句写佛心无处不在;第二句写佛心层层分明;第三句写不用催灯光,自有明月生;末句写月光普照,佛光普照。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佛祖的崇敬之情。 【答案】 译文:佛心无处不在;层层分明(佛性)无需催灯;天高月明,自可照明。 注释:佛心:佛教中的慈悲之心。佛性:指本性、佛性。 赏析: 此诗描写了佛寺中辟支塔的情景
【注释】 慈云岭:位于浙江天台山,相传为晋代高僧慧理所修的道场。 落日愁飞雨:指夕阳西下的时候,天空中乌云密布,细雨纷纷而下。 云中一线明:形容雨丝在云层中若隐若现,就像一条线一样清晰可见。 西湖将尽处:指天台山脚下的西湖,湖水即将枯竭。 大江横:指长江横贯天台山,景色壮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天台山景色的诗。诗人以落日、愁雨、一线明、西湖将尽处、大江横等景象
【解析】 题干要求对“卧龙山”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的内容、手法和情感等方面分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注意理解大意。“岁旱须神物,皆疑石有名”的意思是:一年干旱,人们需要神物,都怀疑石头会发声。“卧龙今不起,长负泽边情”的意思是:卧龙今天没有出来,长久辜负了这水乡的情意。诗人写这首诗是在乾道六年(1170年),当时蜀中大旱,百姓饥馑。作者在四川成都府作官,看到老百姓生活困难,便想到卧龙诸葛亮
注释: 枫木坞:指一个地名。 太平云外客,行采老山中。 太平云外客:形容自己就像在太平时期云之外的人一样,不问世事,悠然自得。 行采老山中:指诗人在深山老林中漫步采风作诗,寻找灵感。 莫叹秋霜早,君看世上枫。 莫叹秋霜早:不要因为秋天的霜降来得早而感叹,因为秋天的霜降也是大自然的规律。 君看世上枫:指诗人要看到世上的枫叶红了,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清晨
华严塔 在石下藏着灵骨,千年生玉芝。 山神经常保护它,不让世人知道。 注释:灵骨:指仙人的遗骸。玉芝:仙草。华严塔:佛教中供奉佛祖的塔。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华严塔的诗。诗人通过对华严塔的描绘,表达了对仙人遗骸的敬畏之情。他认为仙人的遗骸是神圣的,需要得到保护和尊重。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仙人遗骸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时燕堂 吏隐盂城九十旬,丰年日日是佳辰。 赋成席上犹飞雪,歌动梁间已落尘。 此地谁为爱酒伴,他时傥忆种花人。 五坛芍药齐教放,何处扬州更觅春。 译文: 在吏职中隐居在盂城已经有九十个年头,每年的丰收时节都是最好的时光。当诗人挥笔赋诗之时,桌上的笔墨如同飘落的雪花一般轻盈;歌声在梁间回荡,宛如尘土落定般静谧。在这美好的地方,有谁会像爱酒那般热爱生活呢?将来若回忆起这里,是否也会想起那些种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