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蟠
注释: 南高峰:指杭州西湖的南高峰,是西湖十景之一。 日气层层秀:指阳光照在山上,山色层次分明。 连山万丈孤:形容山峰高耸入云,连绵不断。 崔嵬天上影:形容山峰高大,影子投射在天空中。 一半入江湖:指山峰一半倒映在湖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首句“南高峰”点明地点,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下来三句,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气势。其中
注释: 香林洞:指山中幽静的山洞。 百年樵斧外,留得挂寒猿。 百年后,山林中的樵夫斧头早已被遗忘,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洞口。但山洞里依然挂着一只寒猿的尾巴,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不奈西溪水,流香出洞门。 西溪的水却无法带走山洞里的香气。它继续流淌,从洞口流出,弥漫在整个山林之中。这香气仿佛在告诉世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百年,但山洞的美丽依然存在,它的魅力依然无法被取代
注释:这座石桥横跨在飞鸟之上,溪边的小僧经常在这里往来。 云山有很多乐趣,暂且去小天台游玩吧。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首句“突兀临飞鸟”形象地描绘出石桥的雄伟和壮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接着,诗人以“溪僧惯往来”来描绘石桥附近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注释: 杨梅坞:地名,位于襄阳一带。 夏日红相照,天晴坞自开:夏天的杨梅树上的红色果实互相映照,天空放晴时,坞中的树木也自然地开放着。 襄阳多稚子,摘赠故人来:襄阳地区有很多年轻的孩子,摘了些新鲜的杨梅送给老朋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杨梅成熟时的美丽景象,通过“红”、“晴”等词语,生动地表达了杨梅的艳丽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注释: 北高峰:北高峰山。峰,山。 杳杳:渺茫、幽深的样子。 孤峰上:独自耸立的山峰上。 寒阴:清冷的云气。阴,云气。 带:笼罩、遮蔽。 远城:远处的城堡。城,指山城。 不知:不知晓。 山雨:山中的雨水。 奎斗:北斗星。 自分明:自然地分辨出来。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北方的山水画面,通过描绘北高峰的景色和特点来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杳杳孤峰上”,运用了“杳杳”一词来形容北高峰
诗句释义 1 独上高楼望海门: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远望着大海的门。这里的“独上”和“高楼”描绘了一种孤独而又高远的场景,而“望海门”则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期待。 2. 青山几点送归船:远处的青山点缀着几点,像是在为归船送行。这里的“青山”和“几点”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而“送归船”则表达了一种离别的情感。 3. 寒光淡淡浮红日:淡淡的寒光中,浮现在红日之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华胥台 - 华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方,据说是人死后灵魂去的地方。华胥台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地方,或者是诗人用来比喻理想之地。 歌舞飘飘百尺台,半天龙麝散香煤。- 这里描述了华胥台上的歌舞场面。歌舞飘飘,指舞姿轻盈飘逸;百尺台,形容台高;龙麝散香煤,指龙麝散出的香气如烟雾般弥漫在空气中。 初愁翠袖凌风去,却骑飞鸾下月来。-
永嘉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描绘了这片海域的繁华景象,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小杭州。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小杭州”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片海域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繁华”不仅指自然景观的美丽,更寓意着社会繁荣、经济昌盛。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希望传达出一种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状态
【注释】 澄江亭:在四川省宜宾市。 万里松州:指四川松潘,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海门:岷江口。松州对海门,形容岷江两岸景色壮观。 苍亭缥缈:青翠的亭子高耸入云。飞尘:即飞沙。这里形容亭子的高耸入天。 东浮:向东浮动。三江:长江、嘉陵江、金沙江。下:流向低处。北转:向北转向。百谷:指岷江沿岸地区广大的土地。滨:靠河岸边。 月静秋纹收白縠:月色宁静,秋意浓重。收:收起,收敛。白縠:白色的波纹
虎跑泉 天藏物启有灵根,玉乳银浆岂易分。 净鉴当空寒自照,流珠落涧远先闻。 润生冉冉双林雨,香出蒙蒙一井云。 今日石鱼行酒地,次山重为勒铭文。 注释: 1. 天藏物启有灵根:指泉水来自天上的宝藏,有着神奇的生命力。 2. 玉乳银浆岂易分:形容泉水如同珍贵的玉石或银浆,难以分辨其来源。 3. 净鉴当空寒自照:指泉水如明镜一般清澈,能够映照出天空中的寒光。 4. 流珠落涧远先闻:描述泉水流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