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祥正
【释义】:珠帘隔断了牡丹花的香气,金殿上香已经燃尽。 这应该是巫山神女梦中春梦的句子,日高天明她仍在床上熟睡。 【注释】: 集句:指摘取他人诗句中的字、句。 牡丹风:牡丹花的香气。 翠绮栊:指华丽的门窗。 巫阳春梦句:巫山神女朝云暮雨的传说故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描写宫中生活的场景,表达出自己对朝廷和权贵的不满和愤慨之情。 首句“珠帘约住牡丹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诗句释义: 1. 连夜琼林散舞衣,披香新殿斗腰肢。 - “琼林”通常指帝王园林或皇家园林,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在皇家园林中举行宴会的场景。 - “散舞衣”暗示了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跳舞。 - “披香”可能是指宫殿内的香气四溢,也可能是形容宫女们穿着的衣物有香的味道。 - “新殿”指的是新的宫殿或皇家建筑。 - “斗腰肢”可能是指宫女们为了展示自己的舞姿而做出各种姿势,如扭腰、摆臂等。 2.
【注释】: 集句:即集句诗,指把诗句集中在一起的诗歌。 内人:古代宫廷女官的通称。 晓起:早晨起来。 怯春寒:害怕春天的寒冷。 惆怅:悲伤、忧愁。 阶前红牡丹:红色的牡丹花盛开在台阶前。 整了翠鬟匀了面:整理好发髻,修饰面容。 翠鬟(huán):用青黛画的眉毛和黑发。 匀了面:使面容显得和谐美观。 沉香亭北倚阑干:(在)沉香亭的北面依靠栏杆。 赏析: 这首集句诗是李商隐的《集灵台》,全诗为:
【注释】 碧纱窗:绿色的纱窗。水沉烟:水中漂浮的沉香。薰炉:古代用来熏衣取暖的火炉。禁火天:冬至后,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复苏,人们要避寒就暖,停止用火取暖的日子。绿杨:垂柳。画秋千:有彩绘的秋千。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春日里的美好景象。诗人以碧纱窗作背景,描绘出一幅春色盎然的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全篇写景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情趣。 首二句“碧纱窗下水沉烟
【注】玉壶:指皇宫。铜龙:指铜制乐器。紫阁:指皇宫中的宫殿。阊阖:指宫门。百辟:指百官。未央: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帝。疏钟:指远处传来的鼓声。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写的是皇帝在宫中召见大臣的情景。首句“玉壶传箭咽铜龙”,写皇帝在朝堂上传箭射雁,声音如泣如诉;接着以“金殿当头紫阁重”描写皇帝的威权与地位。最后两句写朝会结束,天已大亮,皇帝在未央宫听疏钟声。全诗语言凝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歌内容,然后逐句分析其含义即可。 “集句”,指将诗句集中起来编在一起的诗,一般多是前人的作品,或者是自己的即兴之作。本诗即是将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句子收集整理而成的,属于集句体。 “内人相续报花开,天子春游特地来。”意思是:宫女们相继报告了花朵盛开的景象,皇帝春天出游特意来到此地。这两句写到了花和游春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六年(747)秋天,诗人任右拾遗期间。 “羯鼓声高众乐停。”句中之“羯鼓”指羯鼓,一种胡乐,是西域乐器,因以羯为姓而得名。《旧唐书·音乐志下》载:“西京旧有此乐,后汉时传入中国,今谓之胡乐。”羯鼓声高,说明乐曲演奏到了高潮。此时,皇帝正举行盛大的宴会,众乐停止,可见羯鼓声高,非同一般。 “上林仙景似蓬瀛。”上林苑本名秦上林苑,汉武帝曾将长安城分为三部分,南部称宜春苑
【注释】: 集句:即诗句的合集,将不同诗人的诗句收集在一起。 牡丹:这里指牡丹花,古代称国色天香为“牡丹”。 苑中栽:在皇家花园中栽种。 借得东风:借用东风。 一夜开:一夜之间就盛开了。 尽日君王看不足:整天都被观赏,看不够。 芳尊:美酒。 管弦:乐器。 赏析: 这首诗是咏赞牡丹花的。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形式整齐。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人。首句点明主题,牡丹移向苑中栽;次句写花因风力而开放
这首诗是唐代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唐代的张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月倚觚棱宿雾收,三千珠翠拥宸游。 注释:月亮挂在宫殿的檐角上,夜雾散去,露华闪烁;三千名宫女像珍珠和翡翠簇拥在皇帝周围,陪同他巡游。 霓旌影乱箫声远,天子龙舆过玉楼。 注释:彩绸制成的旗帜在微风中飘荡,影子交错在一起;箫声悠长,传得很远;皇帝乘坐着金碧辉煌的龙辇经过华丽的玉楼。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皇宫夜晚繁华景象的诗
【注解】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汉阁:汉代宫阙。 玉阶:玉石砌成的台阶。 青琐:古代宫门两侧所刻的青石,用时可以关闭或开启。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 辨色:辨别时间。 争朝:争相上朝。 咫尺颜:形容距离很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以月下蓬莱阁的残垣断壁、仙杖、群臣等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宫廷生活图景。全诗语言简洁明快,富有生活气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