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昙
注释:一笑之间,无需讨论古今之事,就其中的首肯之处,便是我真正的见解。你现在已经与司南相合,直指目标,又何必再问别人呢?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朋友的深厚感情。诗中运用了“首肯”、“正与”、“直指”、“何曾”等关键词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同时,整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和执着,展现了其高尚的精神风貌
【注释】 1. 群农:农民。藩:篱笆,这里指田埂。羊:指水羊,一种耕畜。 2. 人语车声:指人们劳作的声音和车子行驶的声音。 3. 肤寸出云:形容云彩薄如皮肤一般。 4. 北海: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5. 十分:极言其好,十分之妙。属(zhǔ)南昌:指写诗时用词要像南昌一样优美。属,通“嘱”,嘱托,嘱咐。 【赏析】 《和胡仲方摄县喜雨三首》为宋初名臣胡铨的组诗
【诗句解释】 1. 罢琴听我一言田:放下琴,听我说一说田地。2. 民物如苗吏草然:百姓的生计像苗一样细小,而官吏的职事却像草一样茂盛。3. 中有丰年无限意:其中有丰收的喜悦和无限的希望。4. 何须矫首问云天:何必要仰望天空来询问呢?5. 矫首:仰首。 【译文】: 放下琴,听我说说这县里的农田吧,农民们的生活就像细小的稻苗一样,而官员们的事务却像茂密的野草一样繁盛
注释:春水围绕着绿色的门,晚风吹拂榆柳自村村。一声牛背上的盐角声,使人仿佛成了铁做的行人也感到断魂。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农村景色、抒发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plain 又得南方一信归,君臣父子却饶伊。 五年乳窦峰前路,曾把虚空碎一槌。 ``` 赏析: 这首《成都信藏主求送行·其一》是宋朝释宝昙的作品。诗中通过简洁而充满力量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道路时所经历的孤独与坚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诗句解读: 1. “又得南方一信归”:这一句可能意味着诗人收到了远方的消息或信件。 2. “君臣父子却饶伊”: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
【注释】 成都:四川的别称。信藏主:指唐代著名高僧智藏大师,俗姓赵,本名赵州从稔,号信藏。他是河北正定人,后到四川成都弘法,被尊为“成都信藏主”,是四川地区禅宗史上著名的大德。求送:即托词、托付。行:离别。指南:指引方向,引申为指明道路。手中扇子是同参:意为手中扇子可以指引自己修行的途径,而自己和智藏大师一样,都是修行者。云门:指慧可(638—713),唐朝僧人,禅宗六祖。乾峰日
【注释】 黄梅:指梅雨。黄梅时节为阴雨连绵,故称梅雨。 群龙须我一投诚:比喻要像群龙一样向我俯首听命。 无尽藏君为主:比喻您是主宰者。 大贝明珠我得倾:比喻你给我的东西多,我要尽情地享用。 【赏析】 《和胡仲方摄县喜雨三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诗人因遭人诬陷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他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关心灾情,并写下此组诗。
【注释】 1.西风:秋天的凉风。 2.沐猴冠:猕猴的帽子。 3.家有如山牛粪火:家里堆着像山一样高的牛粪。 4.煨栗:用小火慢慢烤栗子,使之熟透。 5.劝:劝告。 【赏析】 此诗为送人归隐之作,首句写山中秋风萧瑟,猿猴挂帽,声闻四野,使人心情凄寂;次句以溪边水声作陪衬,更见凄凉;三、四句则写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劝慰,希望他能好好吃饭养神,以待再会。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
【注释】 题寿居仁远浦归帆 1. 题:写。 2. 寿居仁:指作者的朋友寿居仁。 3. 远浦归帆:远水归舟,泛指游子思乡。 4. 筑室江南欲尽头,故将沙尾系行舟:在江南建屋想要结束,所以要把船拴在沙滩上。 5. 如何落日苍茫外,一幅西风去不收:夕阳已经落在了茫茫的远方,就像一幅画卷一样随风而去,无法挽留。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诗,以“远浦归帆”起句,点明送别的地点,也暗示送别之意
【注释】 泊分水:停舟于分水岭。分水岭:山名,在今安徽境内,长江在此与淮河分流。 橹声伊轧诉东风,楚语吴歌落枕中。 橹声:船桨的声音。伊轧:形容声响大。楚语、吴歌:指不同地方的民间曲调,这里泛指各地的民歌。落枕中:睡梦中听到这些声音。 夜半潮头随月上,客帆和梦各西东。 夜半:半夜时分。潮头:潮汐,潮水的顶端。随月上:随着月亮升起来而涨潮。客帆:远行的船只上的帆。和梦各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