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昙
【注释】 婆饼焦:一种饼,用苦菜汁和面做成。婆饼:古时候的一种饼。 东君:指春神。 第一筹:第一着,首先考虑的计策。 苦道:苦苦地诉说。 苦:苦味。 鸣鸠:布谷鸟,春分前后鸣叫。 声声:一遍遍,一声声。 苦道:苦苦地诉说。 苦:苦味。 橘洲:橘子洲,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脚下湘江之中,是长沙的一处著名景区。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天到来时,人们欢度节日、喜迎新春的情景
诗中“经纶初不碍躬耕”意在表达诗人对躬耕生活的淡泊与超然,“更复缘诗太瘦生”则反映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经纶初不碍躬耕:“经纶”通常指代治国之才或文才,而这里特指文学与政治才能。“碍”则是妨碍的意思。此句表明作者并不担心自己的文学才华会对亲自耕种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体现了他对两者生活态度的一种豁达理解。 - 莫问雪堂人在否
【注释】: 湖桥,位于苏州城东南的平江区。范石,指范成大,字石湖,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文学家。 天与湖光镜样平,道边野草亦知名。 译文: 天空和湖面的景色像镜子一样平坦,路边的野草也有它的名字。 邻翁莫讶归来晚,未必山如锦瑟清。 译文: 邻居的老头别惊讶我回来晚了,山上的山峦不一定像琴瑟那么清澈。 赏析: 首句写平江湖的景色,湖水平静得好像一面镜子,连路边的野草也出名来。“湖光镜样平”
兴化存公作竹林新亭雪庵雪林二老同赋次韵 其一 西舍东邻杼轴空,道人满腹贮清风。 竹林笑指归来路,约与禽鱼一饱同。 注释: 1. 西舍东邻:指作者的住所,位于西侧的屋子;东邻:指的是邻居,在东面。 2. 杼轴:织布机上的梭子。这里比喻为勤劳的劳作。 3. 道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或同事。 4. 贮清风:指心中充满了清新、高雅的思想。 5. 竹林笑指归路:用竹子来比喻回家的路,表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我初不作婆娑梦,子亦能知波险无。 风卷潮来壮魂在,行人酾酒湿庭梧。 注释: 1. 曹娥庙: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孝女庙村,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上虞孝女曹娥而建的一处建筑。 2. 婆娑梦:形容女子轻盈曼妙、婀娜多姿的样子。在这里,诗人用“不做婆娑梦”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繁华和名利场的超脱态度。 3. 子亦能知波险无:你也能知道江水波涛汹涌的险恶。 4. 风卷潮来壮魂在:风卷潮涌,江水汹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山入春江雨不收”“江寒得傍翠云裘”一句中关键词“山影”“风帆”,这两句的意思是:山的影子在春江上,雨却停不下来;江上的寒冷使得我披着绿色的斗篷,这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诗句,原诗为“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答案】 山影在春江上,雨却停不下来
平江灵岩 山断湖光迸一川,老师角黍过年年。 春风步屧长尘静,只有钟鱼取次传。 注释: 1. 平江灵岩:指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的平江河边,这里指代诗人居住和游览的地方。平江是地名,灵岩则指附近的山水风光。2. 老师角黍:指过年时祭祀祖先用的谷物类食品,也指年节期间的各种食物。3. 春风步屧:春天的风轻轻吹过,使人感到舒适。4. 长尘静:形容春天的景色宁静而美丽。5. 钟鱼取次传:指在春天的景色中
【注释】 岘山:《左传》中“楚人伐宋,围匡。司马子洲(即司马相如)曰:‘古者荆舒作难,其君亡命焉。今楚国图其地,而欲存之,是速荆人之仇也。’”此指襄阳。 轻裘快马:指游侠好义的豪士,这里借以形容诗人自己。 公衣:指晋代名将桓温在岘山上立碑,文云:“昔年行役过此,慕望山川之秀美,遂与玄都结为神仙之交。”此处泛指桓温的事迹。 翠微:青翠的山色,这里借指家乡。 【译文】 看不到游侠好客的人归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与译文 1. 帝已龙飞我故鱼:皇帝已经统治天下,而我就像一条被忘记的小鱼。 2. 乾坤等是一蘧庐:天地之间仿佛只有我的小屋。 3. 夕阳晒却蓑衣了:太阳落山时,我晒干了那件破旧的渔衣。 4. 试问妻孥有酒无:我想问问我的妻子和孩子们有没有酒喝。 关键词解释 - 帝(dì):指皇帝或天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中的主人公,即隐士。 -
注释: 人间七月火云升,碧树黄鹂亦可人。 人间七月,正是炎热的时候。火红色的云彩在天空中升腾。碧树黄鹂(黄色的鸟)也可以使人感到愉悦。 哑咤一声行道外,不知身在故园春。 哑咤一声,突然叫了一声。走在路上,不知道已经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回到了故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中行走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人间七月火云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