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宝昙
【注释】 寒食:清明前后一、二日。寒食风俗,禁火冷食。 梨花吹雪渡清明:梨花如雪,飘洒如雪。梨花似雪,春寒料峭,更添凄凉。 天亦那知倦客情:天也理解不了我这个厌倦旅途的游子的心情。 黄鹂欲诉不成声:黄鹂在树上啼叫得声音凄切,可又无法表达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寒食为题,借写梨花之落寞、黄鹂之凄厉,来表现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注释】 兴化存公:即杨存中,字存之,号兴化居士。竹林:指竹径。新亭:地名,在今江苏南京市。雪庵:指雪庵院,又名雪香园。雪林:指雪香园中的竹林和山石,雪香园是苏轼的别墅。二老:指苏轼和苏辙兄弟。次韵:应和他人之作。幽事:隐逸的生活。溪云:指山水间的云雾。仿佛:似有似无。不似山南似山北:比喻苏轼和弟弟苏辙性格不同,一个如山南,一个是山北。直须拄杖叩门时:意思是说他们二人应该常常拄杖到山中去探望。
注释 伊雒闲人:隐居于伊水和洛水的边的隐士。晚自贤:晚年自认为贤明。等将身世付蹄筌:把人生命运比作蹄和筌,比喻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难以自主。耆英会:指耆英会集。耆,老;英,才。耆英会,指老年的贤才聚会。未必:不一定。饥餐困即眠:形容生活清苦,但能安贫乐道。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以伊水、洛水边的闲人为比,说自己晚年自认为自己是贤明的,但把自己的命运比作蹄和筌
注释: 1. 卧听花敷宝篆灰:躺着听花的香气,如同香炉中的香料燃烧后产生的烟灰。 2. 坐看野马与尘埃:坐着看着野马奔腾,仿佛在尘土中奔跑。 3. 有时笑入棋声去:有时候笑声似乎融入了棋盘上的声音之中,飘忽不定。 4. 千骑雷奔挽不回:有一千骑兵像雷声一样奔驰,但也无法将你带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躺在榻上,听着花香袅绕
【注释】 出郭闻百舌:在城外听到了百舌鸟。 故园何事最关春:故乡的事情中最令人关心春天的到来。 百舌枝头狎众禽:百舌鸟栖息在各种鸟儿栖息的树枝上。 料得万花浑不睡,听渠说尽落星心:估计百花都不曾入睡,百舌鸟在说个不停,直到太阳西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大和三年(829)离开长安后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异地听到百舌鸟鸣声时的感受。诗人从百舌鸟的鸣叫联想到故乡的景色,从而勾起对家乡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绝,首句“惯识春山笋蕨甜”,写诗人对春天的山野景色的喜爱。颔联两句“杖藜梦入僧窗去,饭饱茶香最可怜”中用典手法运用得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对故乡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表达了他“欲归不得归”的无奈。尾联两句“杖藜梦入僧窗去”,化用了王维《过香积寺》“一宿支公石上房,半生尘土向人寰”诗意,点出自己因病在床无法归家的境况;“饭饱茶香最可怜”,则点出自己的心境。全诗以写景为主
【注释】 黑瘦:指梅花颜色偏深,不艳丽。 陇月溪云:陇山之月和流经陇上的渭水云雾。陇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附近,渭水在今陕西省渭南市附近。陇、渭二水,古时皆为黄河支流。 心:意指心意,即用尽心力。 羌笛:羌族乐器的简称。羌笛的声音悠扬哀婉,常与边塞诗相联系。莫:不要。生事:惹是生非。 洞房:新婚夫妇所居之处。 【译文】 梅花颜色偏深,自然应该如此;它用尽心力地吸收了陇上月亮和溪上的云雾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具体分析,重点要抓住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意象来进行分析。 “十年”句:十年时间,专心致志地读古人的书。 “不为”句:不是为了贪图山川秀丽的风光而想在这里定居下来(隐居)。 “便有”句:即使听到风声,也感到王侯将相都像在山丘一样渺小了。 注释:诗人长期读书,不慕仕途
诗句释义: 故山为我小迟留,枫落吴江冷不收。 译文注释: 这首诗的翻译可以是“我的故乡山峦因我停留而显得格外美丽,枫叶飘落于吴江之畔却依然保持着它那冰冷的姿态”。 “故山”指的是诗人的故乡,“为我小迟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留恋之情,“枫落吴江冷不收”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赏析: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注释】: 1. 舣(yǐ)舟南渡有怀:停泊在南岸准备过河。 2. 待得潮生已夕阳:等到潮水涨起来,太阳已经落山了。 3. 药炉无火正凄凉:药炉中没有火焰,显得很是凄清。 4. 傍人笑指黄金骨:旁边人说这是一副黄金骨骼。 5. 夜半应须解放光:半夜时分应该放出光芒。 6.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诗人独自坐在船头,等待潮水涨起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