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节
这首诗的作者是张九龄,他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张九龄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作广泛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来看第一句“古涧灵苗不易遭,寸根拳石着身牢”。这里的“古涧”指的是古代的水涧,而“灵苗”则是指生长在水涧中的植物。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植物生长在古老的水涧中,不容易被外界因素所侵害
注释: 1. 师住匡庐南面山,飞来峰下略开单: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师傅住在匡庐的南面山,在飞来峰下稍微开了一间房子。匡庐,又称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飞来峰,位于江西鹰潭市,是庐山的一个著名景点。 2. 时情淡薄知音少,吾道雕零行路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现在的心情已经变得平淡,知道我的人越来越少,我的学说也已经衰败,行走的道路也变得更加艰难。 3. 何必善书须学卫,未应解义必师安
注释: 我最初被错误地认为是一个读书人,你也曾前生误入佛门成为僧人。得意之时哪里想到像蚂蚁在转动磨盘一样,反身一看才发觉像老鼠咬断了藤蔓。高才应该用来参与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朽木之躯也值得用来支撑生活的小斗升。我已经破除了小集团的联盟,期待着与你一起凿开春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劝勉与祝福。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歉意,因为自己曾被误认为读书人,而朋友也被误认为僧人。然后
德云庵诗 岩下虚通上入云,众山围绕一山尊。德云只在此峰顶,童子何妨问法门。已种稚松三百本,待移苍竹一千根。不须更学药山老,月下啸声惊远村。 译文: 在岩石之下,云雾升腾直入云端,周围的群山环绕着这座山峰显得尊贵非凡。德云禅院就坐落在这座山峰之巅,年轻的僧人们何妨来此询问佛法的真谛?我已经种下了三百棵幼小的松树,计划将一千根苍劲的竹子移植到这里。无需再去学习那传说中的药山老僧的修行方法
注释: 不待山腰转箨龙,一函寒碧自深中。 未容濠上观鱼客,聊许双林照影翁。 雨后蜗牛群饮月,春馀水马竞追风。 井蛙海鳖难栖泊,会看长虹下晚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不待山腰转箨龙,一函寒碧自深中。”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需要等到山腰处笋子破土而出,就能看到那一片寒冷的碧绿。这里的“箨龙”指的是笋子
杨梅 五月杨梅正满林,初疑一核价千金。 味方河朔蒲桃重,色比泸南荔子深。 飞碇似闻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 诗成欲寄山中旧,恐起头陀爱渴心。 注释: 1. 五月杨梅正满林:五月是杨梅成熟的时节,林中杨梅挂满了枝头。 2. 初疑一核价千金:起初以为每颗杨梅的价钱都像黄金一样昂贵。 3. 味方河朔蒲桃重:味道方面与北方产的葡萄(河朔蒲桃)相似,非常美味。 4. 色比泸南荔子深
【解析】 本诗为王安石晚年的名篇。王安石变法期间,曾以梅为题材作过多首咏梅诗,但这首次韵之作,则与一般的咏梅诗不同。它以梅花为题,写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和美好形象;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看法,表达了作者在新旧党争中保持中立、不随俗波的态度。“化工”指自然造物者(或称天工),“清新”是说梅花的纯洁高雅、清新脱俗。 【答案】 岁事功成雪洗尘,化工着意制清新。
【注释】 次韵鉴碧轩:应和鉴碧轩的诗。 方鉴碧溶溶:正当庭院里映着碧绿清澈的水,如同玉镜一般。溶溶,形容水清澈明净。 无事道人居此中: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无欲无求的修行人住在这里。 弟子来参洗钵话:我的徒弟来参拜我并和我交谈。弟子,对师父的尊称。参,探望。洗钵,指僧人洗涤钵碗之事。洗钵,即用水洗刷钵盂。话,谈论。 朋游旧识钓鱼翁:与我一起游学的老友,也是曾经一同钓鱼的人。朋游,朋友间相互交往。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李公择梅花三首·其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南山北岭总成林,野妪名园独擅金。 南山北岭的树木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只有那位名叫“野妪”的人种下了名贵的金桂树。这里的“野妪”是指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用勤劳的双手种下了自己的金桂园,使得这个小小的地方变得如此美丽。 实熟每忧风雨横,根蟠谁念岁华深。 果实成熟时总是担心风雨会打落,根扎得深却不知岁月已深
【解析】 “雪”是诗中关键词,全诗以雪起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一夜花凋谢了,暮冬降临,早晨被银色的山峰惊醒。 增添了肥硕的身躯,饶有趣味地生长出冰柱;被埋没了虚名,感叹瓦松。 素纸不书思念雪老,白圭无玷忆南容。 知道你岂缺少扁舟之兴,哦罢新诗兴已慵。 赏析:①《赠李侍御》为送别之作。李侍御即李德裕,当时官拜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此诗当于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