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岭总成林,野妪名园独擅金。
实熟每忧风雨横,根蟠谁念岁华深。
品题可配荔枝谱,风味能忘庄舄吟。
食罢蜜脾聊殿后,半钩新月在房心。
这首诗是苏轼的《次韵李公择梅花三首·其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南山北岭总成林,野妪名园独擅金。
南山北岭的树木已经长成了一片树林,只有那位名叫“野妪”的人种下了名贵的金桂树。这里的“野妪”是指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用勤劳的双手种下了自己的金桂园,使得这个小小的地方变得如此美丽。
实熟每忧风雨横,根蟠谁念岁华深。
果实成熟时总是担心风雨会打落,根扎得深却不知岁月已深。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位“野妪”的赞美,她虽然种的不是名贵的桂花,但她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照顾这片土地,她的付出让人感动。
品题可配荔枝谱,风味能忘庄舄吟。
品评起来可以配上荔枝谱,味道足以使人忘记庄舄的诗歌。这里“荔枝谱”是一种记录荔枝种植方法的书,而“庄舄吟”则是唐代诗人庄宗的诗歌,用来比喻这首诗的美味。
食罢蜜脾聊殿后,半钩新月在房心。
吃完美味的蜜脾之后,只剩下半钩新月挂在天窗上。这里的“蜜脾”指的是蜂蜜,而新月则象征着夜晚。整首诗通过对“野妪”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