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察
南朝梁宗室,后梁国君,字理孙。 梁武帝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 幼好学,善属文,尤长佛理。 梁武帝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官东扬州刺史。 萧统卒,梁武帝舍察兄弟而立简文,察常怀不平,遂蓄财募侠。 大同元年,迁雍州刺史,境内称治。 侯景乱后,察既与江陵构隙,恐不能自固,乃依附西魏。 西魏恭帝元年,西魏将于谨等攻破江陵,杀死梁元帝。 次年察在江陵称帝,改元大定,为西魏附庸,上疏称臣,是为后梁。
南北朝萧察《建除诗》释义
建除诗 建国惟神业,十世本灵长。 除苛逾汉祖,徯后类殷汤。 满盈既亏度,否运理还康。 平阶今复睹,德星行见祥。 定寇资雄略,静乱属贤良。 执讯穷郢鲁,吊伐遍徐扬。 破敌勋庸盛,佩紫日怀黄。 危苗既已窜,妖沴亦云亡。 成功勒云社,治定理要荒。 收戟归农器,牧马恣刍场。 开山接梯路,架海拟山梁。 闭欲同彭老,延寿等东皇。 释义:这首诗是关于国家治理和军事胜利的颂诗。它描述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南北朝萧察《麈尾诗》释义
注释: 麈尾诗:即《咏麈尾诗》,是一首以麈尾为题的五言诗。 匣上生光影:麈尾,古代的一种文房用具,形似小牛,用玉等材料制成。光,指麈尾的反光;影,指麈尾的影子。 毫际起风流:毫,指笔尖;际,指笔尖的边际;风,指风韵、风度。 本持谈妙理:本,原本;持,持有;谈,讲述;妙理,深奥的道理。 宁是用椎牛:宁,难道;用,使用;椎牛,宰杀牛只。 赏析: 这首诗以麈尾为题,表达了作者对麈尾艺术的赞美之情
南北朝萧察《咏纸诗》释义
【解析】 此为咏物诗。诗人将纸比作霜雪,又把纸的方正比为布棋,既表现了纸的质地,也暗示了作者的情感。“宣情且记事”点明了作者创作的目的,“宁同鱼网时”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答案】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宁同鱼网时
咏百合诗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 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
大梨诗
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 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咏履诗
双见待声宣,并飞时表异。 处卑弥更妍,常安岂悲坠。
咏弓诗
虞人招不进,繁氏久称工。 已悲轩主迹,复挹楚王风。
床诗
衡山白玉镂,汉殿珊瑚支。 踞膝申久坐,屡好为频移。
咏纸诗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 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
麈尾诗
匣上生光影,毫际起风流。 本持谈妙理,宁是用椎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