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奭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重点字词含义和手法的分析把握,以及诗词的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集字联”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并注意诗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内容作答。此题为集字联,集字联即把所给的上下句分别集中到一个字上,组成一个成语或一句话,所以首先要找到与上下句有关的关键字,“稽极乐事”“外和内峻大贤风”等。同时
【释义】:姿容兼得申甫之美,德行与产奇一样。 【赏析】:此联为集句联。上句“姿兼申甫”,取杜甫《赠韦左丞》中的“申甫字子昂,少贫力学,长涉猎书史”句意,以人名作对,暗含诗人自喻;下句“德侔产奇”,用“申公”之典,以人之才德比“申公”之贤,表达自谦之意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观点态度、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人主要表现手法,然后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答题模式如下:首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重点分析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及情感主旨。“金铃玉佩相磋切”,用金铃
【注释】温洞:比喻贤德。撮强虐:指强暴凶恶。功绵日月,名勒管弦:形容功勋卓著,名声远扬。 【赏析】此联是作者的自谦之词。他以“内怀温洞”为上句,表明自己有贤德,内心宽厚;以“外撮强虐”为下句,表明自己有刚强之气,但并非凶恶之人。两句对仗工整,一虚一实,相得益彰。 名勒管弦”一句,是作者对自己一生功绩和声誉的自豪之情的抒发。这里用“绵”字表示时间长,“勒”“刻”两字表示在琴弦上留下痕迹
【注释】: 集句联,即用四字句式来对仗,并取自《易经》的语句。以义抑强、仁恤弱,意思是用道义来压制强暴;台吐曜、岳降精,意思是山岳吐露光辉、精气降临大地。 【赏析】: 诗中通过“以义抑强,以仁恤弱”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的看法和态度,强调了正义和仁爱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乃台吐曜,乃岳降精”两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既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天与厥福”是全诗的核心,意思是天赐给你大福大贵。“世有令名”是诗人自谦之词,意思是世上有好名声。 【答案】 译文:上天赐予你的大福大贵。世上有良好的名声。 赏析:此联是自谦语,意为:上天给予你大福大贵。世上有良好的声誉
【注释】四时:一年四季。三月:春季的三个月,即正月、三月、五月。十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海中。《列子•周穆王》载有“西极之国有流沙之国,去中国三万里,其土多沙,故号流沙。” 【赏析】这首诗是说:一年四季之中,最美好的是春天(春);而要遍游祖国大地,又有谁能够到达那遥远神秘的仙山呢。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注释】 威隆:威严盛大;恩逾:恩惠超过;言合雅谟:言辞符合古时的谋略;虑中圣权:考虑得如同圣人和帝王一样。 【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威严盛大的秋霜,恩惠超过了冬天;言辞符合古时的谋略,考虑得如同圣人和帝王一样。这是说君主的恩德,要超过冬天,还要像秋天那样威严盛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情感,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风格。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内容、抒发的情感,并结合写作背景来分析。 第一句“组织仁义,琢磨道德”,意思是说在国家中组织仁义、琢磨道德,这是统治者的职责。第二句“栋梁华夏,舟楫江河”,意思是说国家的栋梁是华夏人,而治理好国家的前提是要像船那样行驶自如,比喻治理国家要像驾船一样得心应手
【注释】 清皓:高洁明亮。兰石:指兰花、石,这里比喻人的品格。馥芬:香气芬芳,比喻人的品质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梅花傲霜凌雪的生动画面。首句“躬洁冰雪,夷然清皓”,写梅花的冰肌玉骨、高洁脱俗。次句“性发兰石,生自馥芬”,写梅花的芳馨四溢。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