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熙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第一句“昆仑一何高”描绘了雄伟的昆仑山,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崇高。第二句“出此无穷河”,则通过河流的无尽流淌,比喻人生的无常。第三句“遥遥何所往,不啻万里多”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和遥远。第四句“一意在朝东,日夕无停波”则表现了作者坚定的目标,即不断向目标前进的决心和毅力。第五句“远游计不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内容要点、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等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要素: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具体情感,具体体现的手法;分析诗中形象,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诗句的表达效果。同时,根据对诗歌的理解体会,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此题注意从全诗内容入手,逐句理解诗歌的意思。 “馀庆悬知积德深”,余庆,即李馀庆,字子美,唐代诗人,以《寿李翁八十诗》著称于世
【注释】 探梅,指赏梅。幽香,指梅花香气。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友人赠梅的谢意。前两句赞美了梅花的高洁,第三、四句又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珍爱之情。 诗一开头就写梅花的高洁脱俗:“俗草凡花久乱真,小窗惊见一枝春。”意思是说:平常的花草早已将真纯的东西弄脏了,只有那一枝梅花在小窗里露出了它真正的面貌,使人为之一惊。“惊”字用得妙绝,既表现了梅花之高洁,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梅的感激之情
酬王治书仲安 少年时不谙世事,妄图闻道,力小任轻,今遭挫折。 生平寡师友,恨不识君早,所期亲杖屦,函丈供汛扫。 尽出胸中疑,为我细分剖,奇章忽见示,踧躇警中抱。 过许君岂然,无乃习称好,抠衣或有幸,同游万物表。 他年重盍簪,会观《太玄》草。 注释: 1. 酬:答谢、感谢。 2. 仲安:指王治书。 3. 少年:指自己年轻时。 4. 解事:懂得事情。 5. 妄意:胡乱地想(做)。欲:想要。道:指道理
注释: 零零白露下,岩谷悴芳兰。 零零落落地落下的白露,山中的岩石和山谷中憔悴的兰花。 兰悴不复辞,谁与念时艰? 兰花憔悴不再有生机,谁能想到这时世艰难。 坚冰行复至,雪深路漫漫。 坚厚的冰层再次来临,路上积雪深厚,道路漫长。 愁绝将奈何,抚几一长叹。 愁苦到了极点怎么办,我抚摸着桌案长叹一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艰难时世中感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表达了他对时世的深深忧虑和无奈之情的作品
【注释】 杏花:春末初夏的花卉,多在枝头成簇开放。连日:经过一、二、三等几番大风,春天已过半。恶风:猛烈的狂风。折:吹落。五更:夜里的第五个时辰,相当于晚上十一时至凌晨一时。清吟:即清诗,指诗人写的诗作。酒满斟:把满满的美酒斟满酒杯。 【赏析】 《杏花》是一首写景诗,以风摧杏花喻时局之动荡,以风摧杏花而未尽凋零,暗示时局虽动乱但仍有生机,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切之情。 首句“白白红红春意深”
【注释】 西城:今河南商丘南。 艳阳:温暖的阳光。 平章:评议、评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友人赠梅后,作诗以谢的。前两句写友人赠梅的情景。 “愁烟苦雾锁春光”,首联写景,用拟人手法,把春天被愁云、浓雾封锁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谁遣边城有艳阳。”第二联是说,是谁派来使者,让这边城的春天又迎来了艳阳天呢?诗人借友人之眼,抒发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注释: 铁石心肠:形容人的志向坚定,意志坚强。冰玊姿:形容梅花的冰清玉洁的姿态。此生惟许岁寒知:我只希望有人能理解我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兴来欲草梅花赋:兴致来了想要写下一首关于梅花的赋。不解能书婉媚词: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写出婉转美丽的词句。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坚贞不屈精神赞美的诗。诗人以梅花自比,表示自己像梅花一样坚韧不屈,只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在兴致来了的时候
【注释】 拥彗抠衣:整理衣冠。意谓准备出门做官。志未酬:志向没有实现。哲人已矣:指贤哲者已经死去。更何求:再有什么要求呢?微言:精当的言辞。蒙私淑:蒙受师表的教诲,指受业师的指点和影响。远游:远行游学,指远离家乡去外地做官。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辞官归隐、向往田园生活的诗作。 首句“拥彗抠衣志未酬”,是诗人自述准备去做官,但尚未实现。“拥彗”典出《史记·汲郑列传》载:“汲黯任内史
【注释】: 存忠养:保全忠诚。 并留陈迹:留下历史遗迹。 【赏析】: 李翁八十寿诗: 《寿李翁八十》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李德邻的八十岁生日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邻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近亲自合存忠”,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邻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他称赞李德邻是一个忠诚的人,能够保全自己的忠诚。 次句“涉世高年亦我师”,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邻的钦佩之情。他称李德邻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