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熙
【注释】: 存忠养:保全忠诚。 并留陈迹:留下历史遗迹。 【赏析】: 李翁八十寿诗: 《寿李翁八十》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李德邻的八十岁生日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邻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近亲自合存忠”,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邻的尊敬和敬仰之情。他称赞李德邻是一个忠诚的人,能够保全自己的忠诚。 次句“涉世高年亦我师”,表达了作者对李德邻的钦佩之情。他称李德邻为老师
【解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在旅途中,以“尘事”自喻,抒发出自己淡泊的情怀和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首句中的“尘事”,即世俗之事。诗人说,年来世事屡经变化,我与世相已淡然无情。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对名利、得失、荣辱等世俗之事的态度:看透名利,不为所累。第二句写自己与世无欲无争的境界。第三四句描写途中所见之景。诗人在嘉阳道上,一路行来,只见云山环绕,山光水色十分美丽。诗人感慨地说
【注释】 病躯:比喻身体不佳。疏散:疏懒散漫。愧非才:愧对才能。求田问舍,原意为耕种田地,购买房屋,泛指安身立命。后用以形容没有大的志向、抱负;无所作为。 说似:似乎,好象。幽花:深藏在花丛中的隐士。应解语:似乎懂得人言,能与人说话。零落:凋零,凋落。为谁:给谁。 赏析: 此诗以自嘲的口吻写自己不求仕进,不慕名利,只求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诗人说自己虽然生病体弱,但并不感到惭愧
寿李翁八十诗 洛阳地区五福古难并,四福还因好德生。 开秩九龄从此始,更期寿域看升平。 注释: 洛:指洛阳,这里指李翁的家乡。 畴:土地,这里指洛阳地区。 五福:古代以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为五福。 开秩:开始新的任期或阶段。 九龄:指九十岁。 更:希望。 赏析: 这首诗是祝寿李翁的诗。开头两句写李翁在洛阳地区的福气已经很高了,但还没有达到最高的五福境界,因为还有四福没有得到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其生活的感慨。 冬日斋居杂诗:冬天的书房。 圣门道大若天然,小智区区见自偏。 圣门(孔子的门徒)的道路宏大如大自然,我等小智之人却只看到自己的偏见。这里的“圣门”指的是儒家学派,而“小智”则指那些见识短浅的人。 谩抱遗编时自惜,光阴去矣又中年。 我抱着那些古籍书籍时常常感到惋惜,时间过去了,我又进入了中年。这里的“遗编”是指遗留下来的典籍
注释: 子温贤友临别求言不容以病废辞勉书二诗为赠后篇兼简王君仪伯一笑 平生踪迹叹孤危,尚友千年谩所思。 才气如君更知已,可能分手易前期。 译文: 我一生的行迹都感叹孤独危险,与子温这样的贤人相交往却只能以生病为借口辞去了。我们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但我知道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了解我。可能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分别吧,所以我现在写这封信给他。 注释: 1. 平生踪迹叹孤危:指自己一生的行迹都感叹孤独危险
【注释】 谁遣:何人派遣?林宗: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解隐忧:解释他的忧愁(指刘秀被匈奴围困)。更堪:怎能容忍?摇落:萧瑟,凋零,形容秋天景色。底事:什么事情。哦诗拟四愁:写诗来抒发心中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友人临别时写的赠别之作。前两句以“谁遣”领起,点明题意。诗人用典,说刘秀因被匈奴围困而忧虑,又加上秋日萧瑟的景象,使愁情更加深重,因此他只能借酒浇愁了。第三句是说自己不能饮酒
饶阳小山诗卷 胸中有全山,华嵩亦自小。孤坐对嵓姿,肝肠倚天表。 注释: 1. 胸中有全山: 形容诗人心中有着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情感,就像胸中有一座完整的大山。 2. 华嵩亦自小: 指诗人心中的这座大山并不高大,但仍然宏伟壮丽,如同华山和嵩山一样。这里的“小”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山峰的雄伟。 3. 孤坐对嵓姿: 描述了诗人独自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嵓,即山峦,指的是周围的山脉。 4.
【注释】 千载传心百世师:千载,千年;百世,百代;心,思想、学说;周程:周敦颐和程颢、程颐兄弟的谥号;授与,传授;想当时,想那过去的时候;乾坤:天地;万古,永远;春风:比喻教化。篷窗事仰思:篷窗,指竹编的窗户;仰思,敬仰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斋居中所作,抒发了他对先贤的怀念之情。首句以“千载”二字领起全诗,表达了对前人思想的继承。“周程授受想当时”,表明自己继承了周敦颐和程颢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文山隐居诗卷》。以下是逐句释义: 西山缘底澹无姿,便拟从君问所知。 注释:这里的“西山”指的是庐山,是诗人居住的地方。“澹无姿”表示山的形态宁静而没有明显的特征。“便拟从君问所知”表示诗人打算向朋友询问关于庐山的情况。 告我云烟最佳处,眼中连栋有深期。 注释:告诉我要推荐最好的观赏云烟的地方,那里可以看到连绵的楼宇,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