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钜夫
【注释】 梅庵:汪忠卿的住所。新安: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宣城县,是南宋时的一个著名古郡。虎林:山名,在今安徽省歙县境内。 绣衣:指御史。风节:指高洁的志向和气节。 封侯:指拜官受爵。 庵前月色深:指梅庵前的月亮十分皎洁,照得庵前景色格外清幽。 【赏析】 此诗是写梅庵主人对来客答话的。“家住新安生虎林”,交代了梅庵主人的居所;“绣衣风节老梅心”,写出了梅庵主人的志向与气质;“客来若问封侯事
【注释】 乔:指画家。 家:指画的题材或主题,此处指江山秋晚图。 添:增添。 淡:颜色浅淡。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在友人家看到一幅题为“江山秋晚图”时,即兴题写的。此诗通过描写江山秋晚图,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人画艺的赞赏。 首句“别来事事可名家”,意思是自从与你分别以来,你的作品已名扬四海,无人不晓。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有“凌烟功臣少颜色
【注释】 万山回合路纡萦:万山环绕,道路曲折。万山回合:形容山峦重叠,回环起伏。纡萦:弯曲延伸。独策羸骖款款行:独自驾着瘦弱的马慢慢前行。羸骖(qiān):羸弱的马。 却忆麻源三谷里,画桥携酒听溪声:却想到麻源三谷里的那处地方,有座美丽的小桥,带着酒杯聆听溪水的声音。却忆:却想起。 【译文】 群山环抱,蜿蜒曲折,我独自骑着羸弱的马缓缓行走。我还记得那麻源三谷里的画桥,带着美酒,聆听着溪水的声音。
注释: 赵大年小景 马儿踏着落花疾驰,在杏园深处的曲江边。 不如相对风轩坐,唤来渔船傍酒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匹骏马在寒冷的天气里踏破落花,飞驰在杏园深处的曲江边。这里的“杏园”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或他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而“曲江”则可能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地方。 第二句中的“何如”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慨和赞美
《忽剌木御史还台索诗二绝为别》赏析 程钜夫的《忽剌木御史还台索诗二绝为别》是一首充满地方色彩的诗作。在这首诗中,程钜夫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首句“曾此观风惯土风,老榕能识旧花骢”描绘了诗人曾经频繁地到访此地,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诗人用老榕树作为老朋友的象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当地环境的亲密接触
【注释】 濑:水流急而清澈的河段,多在山涧。 春芽:春天新发的嫩芽。 扬子江心: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扬州市附近。 茶经(zhèng):指《茶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作者陆羽。合重修:即重修。 【赏析】 《十一日浯畬登舟十绝》(其一)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这是其中的一首。此诗写于淳熙八年(1181年),当时诗人由建州(今福建建瓯市)到南安,再至潮州。此诗以清新的语言、明快的笔调
乔达之画江山秋晚图二首遮日西来正暮秋,买鱼沽酒醉船头。 如今见画浑疑梦,知是南湖第几洲。 注释解析: - 遮日西来正暮秋:遮挡着太阳的西面正是秋天的傍晚,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 买鱼沽酒醉船头:在船上购买新鲜的鱼并喝上一杯,享受宁静的夜晚。 - 如今见画浑疑梦:现在看到这幅画让我怀疑是否还在梦中,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真实性的疑惑。 - 知是南湖第几洲:这让我想起了南湖的美景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莺”“燕”等。 【答案】 翠绿柳条红花映满天,鸳鸯戏水燕子乱平川。 东风掠过闲花草,人到中年不再年
【译文】 晚上观赏奇景,白天也放出奇异光彩;嵌在岩缝中才数尺长,以前很少看到这样的山石。 想要献给楚王,却怕他担心被砍去双脚;想给织女,又怕她误了纺织机杼。 斜对着月光最合适,紧靠着红尘不敢飞。 中庆堂中有蓬岛客人,相互看着不觉留恋柴扉。 【注释】 次韵解安卿石假山:这是一首和诗。解安卿是作者的朋友。次韵,即用原诗的词句来写自己的诗。解安卿,字元宾,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曾官太常博士
注释:江水清澈,我看到石头在水里闪着光,鱼儿游动的样子真是自然。让我告诉你年轻的长者,让他荡起桨,让鱼藏在深处,自由潜行吧。 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在溪流中看到游鱼的生动形象,并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然的向往。首句“江清照见石粼粼”,描绘了清澈的江水与闪亮的石头相映成趣的景象。第二句“貌得游鱼态度真”,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游鱼比作有真实表情和姿态的生物,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游鱼自由自在状态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