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
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 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 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 学诗于余阙。 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 旋授学正。 不久逃去。 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 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 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 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 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 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
旅怀 其二
数口迢迢寄海边,乡心客计两茫然。 老妻岂悉未归意,将谓飘蓬似往年。
旅怀 其一
春半家书预作期,长儿十月送寒衣。 江空野旷无消息,踏遍苍苔人独归。
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 其三
白首相逢能几回,羡君仍作等闲来。 明年此日知何处,且向空庭嗅落梅。
骆郑二君子见访赋绝句 其一
客路谁为骨肉亲,两君邂逅结比邻。 相交自可到头白,世乱还家有几人。
访杨季常于陈山回途有述
为忆幽人八十馀,片帆来访水南居。 已知扬子门多酒,谁信冯欢食有鱼。 一代定归名士传,百篇真授伏生书。 前朝人物今无几,猎罢犹堪载后车
哭赵太初
蒲团兀坐几经春,独把南华味道真。 已薄丹砂勾漏令,空怜白发杜陵人。 山中旧别期犹在,世上游名迹易陈。 楚些吟成无处寄,暮云回首泣沾巾
宗道师曾许寻郑元秉春草图见寄诗以促之
平生不识郑山辉,写草成图偶见之。 恍惚鹅群翻水日,依稀鸿爪印沙时。 康成已矣空书带,灵运悽其但梦池。 寸楮尺缣能寄否,敢凭归雁致深期
梅檐为天叙师赋
上人曾住大梅山,坐看檐梅眼欲穿。 白足乱迷行道日,宝花轻堕讲经天。 肯将素服欺尘梦,只许清香入梵筵。 看到常师成熟后,方知此道有真传
晚至永乐
江干细路走羊肠,远逐钟声到上方。 水荇暝时云淡淡,径松深处月苍苍。 佛庐夜续传灯火,僧榻寒薰小篆香。 何用别寻天竺去,人言此地即慈航
寄沈隐君
故人家住白云隈,占此崖盘与涧回。 风挟水声归径竹,日将山影上阶苔。 律书在箧身同弃,瑞检堆床手自开。 闻说蓬瀛从此达,须骑白鹿访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