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翻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经堕泪碑: - 注释:指羊公在岘山的堕泪碑,相传为晋朝著名政治家羊祜之墓。 - 赏析:羊祜是晋朝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因治理黄河有功被封为征南将军。他去世后,后人在其故乡岘山立碑纪念,因羊祜生前有“堕泪碑”之称,故此碑亦以泣血著称。 2. 羊公传化地,千古事空存: - 注释:羊公(羊祜)生前教化之地,其遗志和功绩流传千古,但人世变迁,世事如梦。 - 赏析
葛仙井 古井碧沈沈,分明见百寻。 味甘传邑内,脉冷应山心。 圆入月轮净,直涵峰影深。 自从仙去后,汲引到如今。 注释: - 古井碧沈沈:古代的井水呈现出深蓝色,如同碧玉一样清澈。 - 分明见百寻:清晰地可以看见这口井有上百尺深。 - 味甘传邑内:井水甘甜,使得整个村庄都受益。 - 脉冷应山心:井水冰凉,仿佛与山中的寒气相连。 - 圆入月轮净:月亮映照在井水中,形成一轮明亮的月牙。 -
【注释】 桐柏观:指在今河南南阳的桐柏山上的一座古观。 飘飘云外者:飘渺如云的人,这里指的是仙人。 暂宿聚仙堂:暂时在这里住宿。 中宵月送凉:半夜时分月光送来凉意。 鹤归高树静:白鹤归来于高高的树梢,显得格外安静。 萤过小池光:萤火虫飞过小池,留下光亮。 不得多时住:不能停留太久。 门开是事忙:是因为有事情需要出门忙碌。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桐柏山观中夜宿的情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赠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和译文: 1.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 碧峰秋寺内:描述的是一幅秋天里的寺庙景象。 - 禅客已无情:指的是禅师已经没有世俗的情感了。 2.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 描述了禅师的头发已经斑白,这表明他已经修行了很多年。 - 心地清:表示他的心性非常纯洁。 3.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 竹房侵月静
诗的逐句释义 1. 远声霜后树,秋色水边村。 - 解释:在深秋时节,远处传来了树梢上霜降后的声音。秋天的景象映照在靠近河流的村庄上。 - 注释:霜后表示季节已进入深秋。 - 赏析:诗人通过听觉感受到深秋的氛围,同时以视觉描绘出村庄在秋季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秋日氛围。 2. 野径无来客,寒风自动门。 - 解释:在野外的小路上没有外来的人,寒冷的风吹动着门前的门扉。 - 注释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秋色满行路,此时心不闲。 注释: 这句话描写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秋天的景色让诗人觉得心情并不宁静。 2. 孤贫游上国,少壮有衰颜。 注释: 诗人独自漂泊在外,生活贫困,但仍然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也透露出他的年岁渐长,容颜也开始显露出衰老的迹象。 3. 众鸟已归树,旅人犹过山。 注释: 描述了一幅秋日的景象
【注】柴门:指简陋的农家小门。 注释: 1.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 2. 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3.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 4. 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赏析: 首联写诗人对春日景色的喜爱之情。“楚”指湖南,是诗人的家乡。 颔联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幽人”指隐者,诗人自谓;“坐”,坐卧;“好鸟”,美好的声音。 颈联描写了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所产生的感慨。“野色”是原野的颜色
清秋绝顶竹房开,松鹤何年去不回。 惟有前峰明月在,夜深犹过半江来。
灵江江上帻峰寺,三十年来两度登。 野鹤尚巢松树遍,竹房不见旧时僧。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映半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