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乔
晚秋与何秀才在溪边漫步, 我悠闲地行走在这秋天的景色中, 思绪飘渺难以言表。我拿着藜杖和何秀才一同走过树林, 寻找着那幽静的路。我想采摘野药, 沿着小舟划向溪中的小岛。 乌云在天边露出一丝晴空, 山峦被晚霞映照得如同隐藏起来的山峰。柳树含着余晖, 仿佛在哽咽着鸣叫。我把酒杯倒尽, 沉醉在忘返的美景之中。山间回荡着清脆的磬声, 仿佛是天边的落日
龙潭张道者 碧洞幽岩独息心,时人何路得相寻。 养生不说凭诸药,适意惟闻在一琴。 石径扫稀山藓合,竹轩开晚野云深。 他年功就期飞去,应笑吾徒多苦吟。 注释: 1.龙潭:指龙潭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面。张道者:指张志和,唐代著名道士,自称“烟波钓徒”,曾隐居于此。 2.碧洞:指龙潭寺内的洞窟。幽岩:幽静的岩石。 3.时人:指世俗之人。何路:何处。得相寻:能与之相遇。 4.养生:指道教的修养身体。不
【注释】 叠巘:山峰重叠。层峰:指层叠的山峰。 枕门:山门前。潺湲:水声悠长。 晓钟:清晨的寺庙钟声。洞溪:山洞里的小溪流。 夏木:夏天的树木。笼:遮蔽。 幽径:偏僻的小路。衣屦润:鞋子湿透,衣服也沾湿了。 古堂:古老的殿堂。宿梦魂安:留宿在梦中。 因嗟:因此叹息。城郭营营事:城市里的纷繁琐事。 得长游空鬓残:得不到长期游览而使头发变白。 【赏析】 这首诗写游西山龙泉禅寺的感受。首联写登上山顶
闻杜牧赴阙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 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 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 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杜牧赴京任官表示祝贺并鼓励他的诗句。 首句“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表达了对友人杜牧的敬意和羡慕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和现在的官职,对比出朋友的成就,表达出对朋友的敬佩和羡慕。同时
观华夷图 别手应难及此精,须知攒簇自心灵。 始于毫末分诸国,渐见图中列四溟。 关路欲伸通楚势,蜀山俄耸入秦青。 笔端尽现寰区事,堪把长悬在户庭。 注释: 1. 别手应难及此精:比喻自己的技艺高超,难以比拟。 2. 须知攒簇自心灵:意思是只有内心纯净才能画出如此精致的画面。 3. 始于毫末分诸国:比喻从细小的开始做起,逐步展开。 4. 渐见图中列四溟:指在图画中逐步展现出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义。
【注释】 1. 束书:把书捆好。重巅:高高的山巅。相送:相互送别。楚岸:长江的岸边,指江西九江一带。归思:回家乡的思想感情。几:几乎。千里水:千里长的江水。离情:离别之情。空寄:徒然寄托。一枝蝉:比喻祝秀才像一只蝉一样,鸣叫着离开。2. 园林:指庐山的山林和园地。到日:到了开饭的时候。酒初熟:指春天。庭户:门户,指家中。开时:开了门的时候。月正圆:指月亮已经满圆了。3. 莫使:不要让。蹉跎
【注释】五老:传说中黄帝时五位老人,为祝融氏。此处代指有学问的人。勤学者:勤奋好学的人。遇时能不困风尘:逢上好时机,就不会被风尘所困。束书:收拢书籍,束之高阁。谒:拜见。明主:贤明的君主。奉檄:奉命出使。南归:回南方。别馆:分别居住的官舍。留醉久:饮酒饮到深夜。去程:离开时的行程。烟月:雾霭中的月亮,形容旅途景象。吟新:作诗抒发新的情感。莫因:不要因为。官小:官职不大。
注释: 1. 僻居谢何明府见访:在偏僻的地方(谢何公的家)接受他(谢何公)的访问。 2. 公退:公休,即休假。 3. 琴堂:指书房,泛指读书的地方。 4. 逸怀:超逸、旷达的情怀。 5. 闲披:悠闲地披阅。 6. 微才:微小的才能或才华。 7. 穷巷:狭窄的胡同。 8. 衡门:简陋的门户。 9. 风引:风将。 10. 柳花:柳树的花朵,即柳絮。 11. 庭来:庭院中走来。 12. 尘土:灰尘。
【注释】 一入仙山万虑宽:进入仙境的山,万虑(烦忧)都变得宽松了。 夜深宁厌倚虚栏:夜深的时候不厌烦靠着栏杆(欣赏夜景)。 高木:高处的树木。 人带月光登古坛:有人伴着月光登上古老的石台。 芝术露浓溪坞白:芝术(灵芝)的露水浓,小溪边的坞地(小山包)白茫茫一片。 薜萝风起殿廊寒:薜萝(薜荔树,常青藤)被风吹动,殿廊(宫殿廊房)显得寒冷。 羽客:道士。 论真理:讨论玄妙的道理。 初钟
暮冬送何秀才毗陵 匹马嘶风去思长,素琴孤剑称戎装。 路涂多是过残岁,杯酒无辞到醉乡。 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光。 毗陵城下饶嘉景,回日新诗应满堂。 译文: 暮冬送别何秀才去毗陵 骑着骏马在风中驰骋,思绪飘向远方; 手持素琴和剑,象征着戎装的威武 道路两旁的村庄,被寒冷的气息所笼罩 雪花覆盖了山间的驿站,增添了一丝寒冷的光芒 毗陵城外风景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期待他日后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