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仙山万虑宽,夜深宁厌倚虚栏。
鹤和云影宿高木,人带月光登古坛。
芝术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廊寒。
更陪羽客论真理,不觉初钟叩晓残。
【注释】
一入仙山万虑宽:进入仙境的山,万虑(烦忧)都变得宽松了。
夜深宁厌倚虚栏:夜深的时候不厌烦靠着栏杆(欣赏夜景)。
高木:高处的树木。
人带月光登古坛:有人伴着月光登上古老的石台。
芝术露浓溪坞白:芝术(灵芝)的露水浓,小溪边的坞地(小山包)白茫茫一片。
薜萝风起殿廊寒:薜萝(薜荔树,常青藤)被风吹动,殿廊(宫殿廊房)显得寒冷。
羽客:道士。
论真理:讨论玄妙的道理。
初钟:早晨的第一声钟。
残:指敲钟的时间已过。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宿山寺观之作。首联“一入仙山万虑宽,夜深宁厌倚虚阑”,写自己一到仙山,便觉得万虑全消;而夜晚更深,更不想倚靠那虚阑(即栏杆)。这两句是说,自己到了这仙山之后,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只有对这美景的喜爱。第二联“鹤和云影宿高木,人带月光登古坛”,描写的是诗人与仙人同宿,在高高的松树上,伴随着飘渺的云影,以及带着月光攀登古老石台的情景。第三联“芝术露浓溪坞白,薜萝风起殿廊寒”,写的是仙山上的景色:灵芝的露水浓重,小溪边的山坞一片白茫茫;薜萝被风吹动,殿廊显得寒冷。第四联“更陪羽客论真理,不觉初钟叩晓残”,写诗人在与仙人一起探讨玄妙的道理,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清晨时分,听到寺庙里传来的打更声。这一句是说,与仙人一起探讨玄奥道理,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破晓。
这首诗是作者在宿山寺观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宿山寺观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仙山的描绘,也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