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沧浪江畔隐居生活的绝句。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短衣乌帽老沧浪”,描绘出渔夫苍老的形象;次句“留客开樽食有鲂”写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第三句“欸乃一声山月白”,写出了江上渔舟的行船声,以及江水清澈、月光皎洁的夜景;尾句“不知身世在羲皇”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渔翁穿着短衣戴着乌帽子,住在沧浪江边,他热情地留客人吃饭,桌上有鲜鱼
这首诗是作者在松江与好友相聚时所作。诗中通过描述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日下沧江万里馀,一秋将尽又无书。 太阳落山,沧江(即长江)绵延万里,转眼间一个秋天即将过去,但还没有收到你的书信。 凭君寄语华亭鹤,载取机云唳碧虚。 请你代我向华亭的鹤传达我的问候,让它带着我的消息飞到碧绿的天空中去。 注释: - 沧江:指长江。 - 日下:太阳落山。 - 凭君:请。 -
东南山水冠湖州,笠泽烟波载弁丘。 白傅题诗精舍寺,至今人说可堪游。 注释:东南地区的山水景色在湖州中最为著名,笠泽的烟波浩渺,如同承载着弁山之丘。白居易曾在精舍寺题写诗篇,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叹。 译文:东南的山水景色在湖州中最为著名,笠泽的烟波浩渺,如同承载着弁山之丘。白居易曾在精舍寺题写诗篇,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赞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东南山水的佳作
【注释】 尺素:指书信。清辉:清白的光辉。一毫:极言少。金翅:神话中鸟名,传说有翼而飞行如飞龙。动身:起飞。摩日月:形容飞行迅速。银河:指天河(星河)。转浪:形容波浪翻滚。乾坤:天地,这里指宇宙空间。手笔:笔力。安排定: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了。山河整顿:治理山河。难:不易。九衢:指京城街道纵横交错。冠盖:车马。争路:争夺道路。四海干戈:指各地战事。多异心:有很多不同的心意。地隈:山脚下。一水巡城
《萍乡春晚寓居》是唐代著名诗人沈彬的作品,此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1. 叶老游蜂不更忙:这里的“叶老”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而“游蜂”则指蜜蜂。蜜蜂忙碌地采蜜,但诗人感叹春天已经过去,花也即将凋谢。 2. 春残去去好思量:春天即将结束,诗人不禁开始思考。这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第一联: 黄鸟垂杨一两声,流年流去不胜情。 - 注释:黄鸟和垂杨(杨柳)偶尔发出几声鸣叫,时光荏苒,逝去的岁月让人感慨良多。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黄鸟和垂杨是春天的象征,它们的鸣叫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联: 已伤野径锁春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内容如下: 萍乡春晚寓居 其二 花替残红草绿深,江头闲事岂堪寻。 云山忆后思藏迹,家国话来长痛心。 战地血流犹未服,侯门心热更相歆。 求归闲处无闲处,三纪兵戈犹至今。 注释: 1. 花替残红草绿深:形容春天的景色,花儿已经凋谢,草儿却长得很深。 2. 江头闲事岂堪寻:表示对江头琐事无法忍受。 3. 云山忆后思藏迹:在思念家乡时,常常想要隐匿踪迹。 4.
【注释】 花片:落花。乱飞:飘散不定地飞扬。愁杀人:使人感到忧愁。杀:伤害,使…痛苦。 【赏析】 这是一首写伤春怀人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惜别和对远人的深切思念。全诗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第一句写落花纷飞;第二句写落花飞舞;第三句写落花纷纷扬扬地落下;第四句则点明是春天,又写出诗人对这美好的春天的惜别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向隅书剑坐销魂,心计艰难有泪痕。 心中计划困难重重,眼泪已经流了满面。 三月不寻花下路,一春常闭雨中门。 春天里没有寻找过赏花的道路,整个春天常常紧闭在雨中的门户。 闲时易得开书帙,贫手难求傍酒樽。 闲暇时容易得到书籍的翻阅,贫穷的手难以找到酒杯来品尝。 三十无成今四十,翊周安汉意空存。 到了三十岁还没有成功,想要辅佐周朝安定汉朝的想法也已经没有了实现的可能。 赏析:
注释:龙约海船行有气,象隈铜柱卧成痕。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中借古讽今,以龙与象的比喻暗喻当今之世。龙在古代是帝王的象征,也是神异之物;象则指大象,象征大地、国家。诗中诗人以龙约海船而行,有气而动,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国家的富强;象隈铜柱卧成痕迹,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