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徽之
【注释】: “偶题”:随意题写。 “岩石”:指山石上生长的苔藓。 “云生笔”:形容苔藓繁盛,犹如一支支苍劲有力的笔。 “闲绕庭松”:庭院中松树旁。 “露湿衣”:指苔藓沾湿了衣服。 【译文】: 我随意题写了岩石上生长的苔藓,闲散地绕着庭院中的松树,露水沾湿了衣衫。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小诗。首句“偶题岩石”,表明作者在闲暇的时候,随意地题写了岩石上生长的苔藓;第二句“闲绕庭松”
注释:菊花开得已经差不多了,秋天的景色已经老去;桐叶落尽,雨声凄凉。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小诗,通过描写菊花盛开与凋谢、梧桐树落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年少时失去了父亲,对人容易产生感情。 赏析:诗人早年丧父,因此很容易动情。
【注释】戍楼:守边的瞭望楼。直:直上。战地:战场。腥:气味。 【赏析】首句写瞭望楼之直,直上云霄。次句写战场上的血腥味。“戍楼”点明地点是边关,“烟自直”则表明瞭望楼直指敌营,居高临下,可以看清敌人的一举一动。“烟”字写出瞭望楼直插云天,而“直”字则写出瞭望楼直上云霄。“战地”点明了战争发生的具体地点是边关。“雨长腥”写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战争期间雨水都充满了硝烟和血腥的味道
【注释】:瞿塘峡:在四川奉节县东,长江上游。水入:江水流入。越巂州:今越西、西昌一带。 【赏析】:诗的大意是:春日的江面上飘荡着盛开的鲜花,江水流人了三峡的瞿塘峡;雨后的云彩归向了越西、西昌一带。诗人描写了春天江上美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寒食节时寄郑起侍郎 清明时节出郊游,寂寞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释: 寒食节时:寒食节是清明节后的10天。 清明时节出郊游:指春天天气转暖,清明时节外出踏青游玩。 寂寞山城柳映门:形容春天的山城景色,柳树摇曳生姿,映照着门前。 水隔淡烟修竹寺:指远处的寺庙被淡淡的烟雾笼罩,显得幽静而神秘。
【注释】星移岁律应青阳:指岁星(木星)运行到青龙七宿的位置。得奉群英集玉堂:得到皇帝的接见和赏识。龙凤双飞观御札:比喻皇帝对臣子的恩宠。云霞五色咏天章:赞美天子的文章像云霞一样绚丽多彩。仙界元知白日长:仙人知道白天很长,所以可以长生不老。诏出紫泥封去润:皇帝诏书下达后,皇帝用紫色泥封缄。朝回莲烛赐来香:皇帝回到宫殿时,有莲花蜡烛送来香气。二篇称奖恩尤重,万国传闻道更光:两篇文章都称赞皇帝
【注释】 梦英大师:诗人的号。终南:山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南。“瓶锡”指僧人行囊中的水和饭食。“欲春残”意谓春天将尽。“万象幽玄吟里见”意谓在吟咏中,万物之幽微玄妙显露出来。“一心圆寂定中观”意谓在定静中观察,心与佛性合而为一。“翠微寺”:古庙名,在终南山。“杉松”:杉树、松树,都是终南山上的树木。“紫阁峰高水石寒”意谓紫阁峰高耸入云,水石寒冷如霜。“莫凭危栏临北望”意谓不要倚靠高高的栏杆向北远眺
嘉州作 俗遇腊辰持药献,吏逢衙日隔花参。 耆宿因来问封部,竹篱西畔是云南。 注释: 嘉州作:在嘉州(今四川乐山市)时所做的诗。嘉州:古地名,位于四川省中部。腊辰:古代以干支纪年,“腊”为十二月,称腊辰,即腊八节。持药献:拿着药物进献给别人,这里指给官员送药物作为礼物。吏逢衙日:指官吏遇到公休日的日子。衙日:官府规定的休息日,通常称为“衙休”。隔花参:隔着花丛去看望或问候别人。耆宿
汉阳晚泊 傍桥吟望汉阳城,山遍楼台彻上层。犬吠竹篱沽酒客,鹤随苔岸洗衣僧。 译文 在桥边徘徊着吟咏眺望,汉阳城中的山峦层层叠叠。听到远处传来狗叫声,是邻居家的人在竹篱笆旁买酒。看到一只白鹤跟着一位僧人洗刷着岸边的苔藓。 注释 1. 杨徽之:唐代诗人,字国宝,河南府洛阳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2. “桥”:这里指的是古代的石桥。 3. “汉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