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选项从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即可。本题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考生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诗句和注释进行分析。如首联“谷日登盘谷岩楼诸生同游言岩西南有芹山观旧址乃白玉蟾修炼之所遂往寻之席地复酌”的意思是:在谷日这天登上了盘谷的岩石楼,与诸位同学一同游玩时谈起岩西南面有座芹山观
注释: 和刘古唐翁论学诗(1) 未发之中不是先,一齐穿纽几前贤。 回三未解挥戈舞,吹万何妨隐几眠。(2) 朱陆异同俱有说,周程风月迥无边。 明珠欲得惟沧海,却恐求鱼向木缘。(3) 译文: 在未发之前,并非是先天的先验性,而是后天的学习积累。 回到本源,还不懂如何挥戈舞战,但是可以静静地坐在书桌前休息。 对于朱子和陆九渊的观点,都有各自的看法和论述,而周敦颐和程颐的思想也各有各的特点。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乡村的闲居生活和感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田园生活以及战争带来的痛苦,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穷巷回车本自偏,田家犹喜石堂眠。 - 释义:简陋的小巷中,我停下车来休息本就偏僻,但田家仍喜欢在石头上休息睡觉。 - 关键词:穷巷、石堂、田家、歇息、石头 - 赏析: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乡村的宁静景象,尽管环境简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的基本能力。 “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夜,相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夜。 “屡将时节客中过,今夜双星又渡河”:我屡次逢到节日,在客地度过(或:“逢节”,逢着七夕的节日)。今晚,双星渡过天河相会。 “天上佳期应有数,人间欢会苦无多”:天上美好的相聚,应当是常有的,可是人间的团聚,却难得有几回。 “合离不定桥边影,巧拙何心杼里梭”:有情人在一起的时候
金陵,指金陵古城。 畏途牢落己忘机:意思是说在艰难的道路上已经忘却了当初的初心和目的。 旧学荒凉叹昨非:意思是说过去的学问已经荒芜,感叹过去的不是。 览胜欲寻白鹿洞:意思是说想要欣赏美景寻找白鹿洞。 题缄寄与乐羊妻:意思是说给乐羊的妻子写信表达思念之情。 田耕沥脚天常旱:意思是说因为干旱,农田里的人需要用锄头耕田。 粟尽瓶中我未疲:意思是说粮食耗尽,但是自己并不感到疲惫。 正赖宿瘤将历齿
【赏析】 此诗作于重九节后一日,是作者在友人邀同游览北山时所作。诗人与友人相约登山观菊,饮酒赏景,以排遣羁旅之愁。首联写早晨登山的情事,次联写傍晚乘舟游山的景色,颔联写自己对菊花的喜爱,颈联写友人的友情,尾联写自己的感受。这首诗写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注释】 侵晨:天将明未明之时。寒山:指北山。扁舟:小船。黄菊:指菊花,这里泛指秋天的花朵。独怜:特加怜爱。白衣:这里指穿着白色的衣裳
诗句原文: 侬家小阮碧栏杆,移菊梁园傲岁寒。已有郢人白雪曲,那愁陶氏黄金盘。疏枝曳曳冻渐解,密蕊滴滴露欲团。我会呼儿醉阶下,何须载酒东篱看。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里欣赏菊花的情景。他首先描述了自己家的园林,然后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菊花的欣赏之情。最后,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即不需要喝酒来观赏菊花,因为他已经找到了欣赏菊花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诗句”和“译文”,然后结合注释,逐句进行赏析。 本诗为诗人送别友人欧祯伯而作。全诗以“故人”、“薄宦滞燕京”、“江都怅别情”起兴,写自己对故人的深情厚谊;接着以“三徙不离秦博士”、“六经空对鲁诸生”两句写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情,又写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感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最后,诗人用典抒怀,抒发了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首联
铜岭吊古 千峰天畔簇旌旗,想像勤王转战时。 故宅有基巢水鹤,空山无庙荐江蓠。 悲风松柏人何在,落日壶觞我不辞。 满地属镂无处死,扁舟生计学鸱夷。 注释与赏析 1. 铜岭吊古:在铜陵(古称)的山岭上纪念古代的英雄人物或历史事件。 2. 千峰天畔簇旌旗:形容铜陵山峦重叠,天空中飘动着旗帜。 3. 想像勤王转战时:回忆起当年国家危难时,人们纷纷起义保卫家园的情景。 4. 故宅有基巢水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并附上关键的注释和赏析: 1. 泽畔行吟晚有君,天涯不复叹离群。 - 泽畔行吟:在湖边或河边行走吟诵。 - 晚有君:傍晚时分遇见了你。 - 天涯不复叹离群:离开家乡后不再感叹与同伴的别离。 2. 高斋实下陈蕃榻,对酒重论李白文。 - 高斋:高大的房子。 - 陈蕃榻:指陈蕃的床。陈蕃是东汉时期的人,曾任太守,他的床非常简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