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标
【诗句释义】 己酉秋,指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诗人归隐后写的第一首诗。泥涂,指世俗。泥涂岂为儒冠误,泥涂难道是儒家的帽子耽误了我?涉世真同行路难,在世间行走真是太艰难了。孤剑未曾国士报,没有用剑报答过国家;枯桐容易向人弹,就像枯掉的桐树容易被人弹奏一样。飞鸿自觉青霄迥,失雁徒惊冲雨寒。飞鸿自感飞翔于青天之上,而失群的大雁却只能在风雨交加中惊恐地飞行。芦葭萧萧秋已暮,芦苇萧萧地响
己酉(十二日)秋归述怀 其三 世态还看一局棋,输赢无定亦非奇。 可怜满目伤心处,徒自逢人塞马悲。 紫陌红尘俱客梦,沧江他日是吾私。 闲来更悟浮生理,泛梗飘蓬任所之。 注释: 己酉:农历九月十九,即辛酉年十月十八日。 世态:世俗的人情冷暖。一局棋:比喻世间一切荣辱得失都像下围棋一样,最终都要以胜负告终,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没有什么新奇之处。 可怜:可惜。伤心处:伤心失望的地方。 沧江:指长江
【注释】 步韵:用原诗的韵脚,写一首诗来和原诗相配。 叶六桐明府:即叶梦得,字少逸,号六桐,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历任诸州通判、知制诰等职,有《龙川略志》、《石林燕语》等书流传于世。惠教次和王侍御:指叶梦得对王十朋的教诲与支持。王十朋,字履道,义乌(今浙江义乌)人,绍兴进士,历官太学博士、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等职。师:尊称。游圭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东南面的灵隐山中
【译文】 空江薄暮微雨飘,送别江头泪满衣。 草色有情怜去鹢,柳条无计挽征騑。 几年绛幄谈经旧,一梦青山问字违。 见说衡阳归雁好,岭云湘月漫依依。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空江”,即指空旷的江面,“薄暮”,指傍晚时分。“霏微”,是细雨纷飞的样子。这里,诗人把江边的薄暮、春雨、送别的场景描绘得十分生动。“半霏微”既表明时间是在傍晚
【注释】 1.高云樵:指作者的朋友。 2.雪霏霏:形容雨丝如烟般飘洒。 3.铗(jié):剑把,借以喻剑。 4.途危吾道心能壮:指在艰难险阻中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志向。 5.岁晚:指年老。 6.彩笔:指文房四宝中的笔。 7.挟霜飞:指带着寒气的剑气飞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送别的对象是高云樵,但此诗的写作时间是在诗人辞官归田之后,所以,他实际上是对朋友的未来前途表示关切和勉励
【注释】 1.登塔步王侍御老师韵:王侍御是作者的朋友,曾为翰林学士。此诗应是王侍御的酬和之作。王侍御名不详。 2.丹邱:即蓬莱,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畏垒:山名,在江西吉安府庐陵县。 4.碣(jié)石:刻有文字的石头,多用于纪功、记德或铭刻遗事。 【赏析】 《登塔》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首联“塔影观空象外求,宁阳亦自有丹丘”。诗人登上这座塔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高云樵的。高云樵,字云樵,生平不详。据诗中“君为王粲才”句可知,他与诗人有很深的交往,两人曾同游黄鹤楼、鹦鹉洲等地,并有过许多诗词唱和。 【译文】 远行的车子指向苍梧山,雪拥骊驹无法呼还。怜惜你湖海一樽酒,风尘双剑问你路途漫漫。帆飞粤峤魂先远,路入湘江竹半枯。不是王孙归去晚,可胜离思满平芜。 【注释】 1. 征车迢递指苍梧:征车(出使的车)远远指向苍梧山。迢递,遥远。苍梧桐
小筑偶成 小筑溪边溪水深,春来桃浪碧千寻。 林莺啼处烟花落,海燕飞时曲涧阴。 何事诛茅成僻径,但移疏竹寄闲心。 红尘不到山斋里,数尺矶头镇日吟。 注释: 小筑:指简陋的住所。偶成:偶然写成的作品。 小筑溪边溪水深,春来桃浪碧千寻。 小筑靠近溪流,溪水非常清澈。春天来临,桃树花盛开,花瓣飘落在溪水中,形成一片绿色。 林莺啼处烟花落,海燕飞时曲涧阴。 林莺在树林中鸣叫,桃花随着风飘落。海燕在空中飞翔
智上人社中诸子集予青竹园分得霞字 门掩蓬蒿鸟雀哗,山云溪月领烟霞。 闲园自喜孤僧话,开径谁期长者车。 围野敲残花下局,醉吟消得涧边茶。 相怜莫道过逢易,明日看云独可嗟。 【注释】 1. 门掩蓬蒿:形容庭院深幽。蓬蒿,一种植物,此处指庭院内杂草丛生。 2. 山云溪月:形容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映照着月光。 3. 领:引领。 4. 闲园:宁静的院落。 5. 孤僧:独自修行的僧人。 6. 开径:开辟小径
雁阵 每见秋高著几行,却教点点挟风霜。 凌空恍作龙蛇阵,散彩疑同云汉章。 可道关传千里信,故应曲写九回肠。 楼头少妇清宵立,欲问书来天几方。 注释: 1. 雁阵:指大雁飞行时排列成行的队形。 2. 凌空恍作龙蛇阵:形容大雁飞行时的队形如同龙蛇般矫健有力。 3. 散彩疑同云汉章:形容大雁飞翔时翅膀上闪烁着的彩羽,犹如云彩般绚丽多彩。 4. 关传千里信:比喻大雁传递消息的速度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