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坡山:今广东茂名市电白县的坡心镇。 谢豹:地名,在广东信宜市境内。 潇潇雨:小雨。 忆蜀西:怀念蜀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贬谪到广州时所作的一首竹枝词。诗中通过描写广州的风光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念之情。首句点明了广州的地理位置,为后面的描绘做铺垫;次句通过“啼”字,写出了番山谢豹山中的鸟雀叫声,表现了岭南春天的景象;后两句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表达了什么情感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逐一分析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迂回入林莽,登我故人堂。”“迂”字写出诗人的行程艰难曲折;“入”“登”两字表现出诗人的欣喜之情。“虽云离别久”,是说虽然离别时间已久,“同方”指彼此心志相同。“石琴弹无弦”,“知音”指知己,“何用伤”意为
月泉寺口月明时, 一叠秋风一叠词。 今夜思君不得见, 坐看孤月上高枝。 注释: 1. 月泉寺口月明时:月泉寺位于广州,这里指广州的月泉寺。 2. 一叠秋风一叠词:形容秋风吹过,树叶飘落的声音如同诗词一般。 3. 今夜思君不得见:今夜我想你,却无法与你相见。 4. 坐看孤月上高枝:我坐着看着孤月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思念远方亲人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写月泉寺口的月光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时诗人为杭州总管,正逢西湖桃柳成荫的春天。全诗以景起兴,以情结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自然,音调铿锵,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首句“挂帆趁月返”,写诗人乘船在月色中归航。第二句“玉露坠下何纷纷”,写湖上月光如水,玉露滴落,一片清光。后两句写诗人饮酒作乐:“樽中有酒须倾尽,朱颜莫惜连宵醺。”第三联是诗人感叹:去年种下的桃柳,如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丙寅春三月,我端五招集在后山寿燕亭。 城中大小山有六,没有如此山快人目。 苍松百尺夹广路,袅袅青萝挂高木。 路穷忽见有人家,依然鸡犬与桑麻。此间男女并耕作,群羊曝日眠野花。 石门中断对西湖,湖光山色时时殊。六桥掩映垂杨里,朝云暮草啼鹧鸪。 主人亭上开瑶席,重费金钱宴宾客。四时之味置两头,笑倚胡床飞玉液。 酒酣兴发洞箫起,座客新声清入耳。林木忽动云不流,蓝采秦青何足比。 须臾赌酒齐弯弓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逐句分析,抓住关键句,理解诗意。“生长梧桐乡,结宇来三吴。”生长梧桐,比喻高风峻节,指作者自谦地以生长在梧桐之乡为荣,结宇于三吴之地为喜;“爱此多良友,朝夕以相资。”爱此多良友,表明自己志趣高远
【诗句解释】 1. 开春日晴霁,篮舆出郊阡:春天的阳光晴朗,我乘篮车走出郊外小路。 2. 疏林换新叶,莺啼碧树巅:稀疏的树林换上了新叶,黄莺在绿树上鸣叫。 3. 东风吹缊袍,乱石鸣幽泉:东风吹拂,把褐色的大衣吹得翻飞起来,乱石发出声响。 4. 行行入深竹,迢遰过前川:沿着小路走进茂密的竹林,越过清澈的小河。 5. 田园亦既种,桑麻长户编:农田和园地都已经耕种,桑树和麻也长满了家。 6.
张超然和蓝公漪打算返回福建,于是在合江的地方会合。我们一同拜访了卫立组的广文官舍,由于天气恶劣,雨水阻碍了我们的行程,只能在斋中留宿。 四月五日,天气恶劣,狂风暴雨席卷城郭。隔河的青山似乎在咫尺之间,然而却因暴雨雷电交加而变得模糊不清; 广文官舍大如斗,诗豪酒兴重吾党。留客痛饮罗浮春,诗亦为之赋千言,酒亦为之倾百盎。 雨歇风回天转清,山川万里忽晴明。振衣齐上白鹤峰,坡公旧宅跨层城。
【注释】 合江楼:在今广东廉州府合江河口。鳌石:指刘鳌石。 太原:今山西太原。浮丘:传说中的山名,即吕梁山。 程婴:春秋时卫国人,曾与公孙杵臼共同谋害赵襄子。 管涔山: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北。干将:古代宝剑名,相传为吴国干将兄弟所铸。 卧龙山:在四川奉节县东,刘备曾隐居于此。 南越:今广东省一带。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是诗人赠别友人的一篇送行诗。首联写送别地点和环境
【注释】 左蠡:地名,在今江西鄱阳境内。柴桑城:陶潜居所,故址在今江西九江南。高风:指高洁的节操。玉京:神话中昆仑山的最高峰,这里代指天宫。田园:指陶潜隐居的地方,久已荒废,三径(三条小路)荒芜。清声:蝉鸣声。斯人不可见:指陶潜不能见。山水有馀情:指诗人对陶潜的怀念之情。嗟予:我。不敏:迟钝,不聪明。缅维:缅怀。千古人:古人。怀抱辄相倾:意谓彼此胸襟情怀相似,相互倾倒。 【译文】 清晨来到左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