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子夜曲其一 仰首望郎至,低头苦相思。 安得为桐叶,与子生不离。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夜间仰望着她的爱人直到深夜,却始终无法见到他的场景。她只能通过反复的思念和祈祷,希望能够得到一棵桐叶作为象征,让她的爱情得以永恒不分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诗中的女子通过“仰首望郎至”和“低头苦相思”两个动作,展现了她的无助和渴望
注释:我送你走,你走了千里远,终日里愁得死去活来。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点燃了红烛,泪水和血泪从烛光中落下。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中的第三首,也是一首写离别的诗。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离别的痛苦。“自郎千里去”,意思是你一走就是千里之遥,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终日愁杀我”,就是说整天为你的离去而感到忧愁、伤心。后两句写别时的情景。“夜燃红蜡烛”,意思是在离别之夜,点燃了红蜡烛
注释: 古歌 其四: 奈何湿遍襟, 愁中不自悟。 本是涕泗流, 却怪夜间雾。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秋夜的悲凉之情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叹。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给人以深思
黄菊花开满砌间,未妨杯酒醉离颜。 闲心羡尔溪山好,又得三年放白鹇。 诗句注释与翻译: - 黄菊花开满砌间: 描述了秋天的景象,黄菊花盛开在墙壁之间。 - 未妨杯酒醉离颜: 即使离别也无妨,可以借酒消愁。 - 闲心羡尔溪山好: 闲暇时羡慕那山的美景和溪水的清澈。 - 又得三年放白鹇: 又一次能够自由地放飞白鹇,享受自然。 译文: 秋天的菊花开放在墙边,我虽因落榜而感到忧伤,但依然能借酒消愁
【注】: 君自出门去,循州非我同。 岁残余渡海,乃在五指东。 岂作乘桴想,聊怀采药风。 归来或见念,书札时相通。 赏析: 这是送别诗中较为典型的一首。作者以“君自出门去”起句,写自己即将远行,对朋友的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岁余”二句,诗人想象友人离别后的情形:“你渡过大海到循州去吧!那里不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儿!”这两句看似平易之语,实则饱含深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 “岂作乘桴想”四句
何绛《象山怀古 其二》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的深深怀念。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翻译: 1. 洪武年初忆谢公:洪武是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的年号,这里指朱元璋时期。谢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位著名人物或某位被怀念的人。 2. 书堂西筑墨池东:书堂通常指书房或者学舍,墨池则指书写所用的砚台或水坑。西筑意味着在西边建造了书堂
诗词名句鉴赏如下: 一、诗句释义 1. 仙湖街口月徘徊:仙湖街口,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月徘徊,意味着月光在街道上来回徘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2. 暂醉兰陵酒百杯:暂醉,形容饮酒时暂时忘却烦恼,全身心投入到美酒中。兰陵酒,指某种美酒,可能因其产地或酿造工艺而闻名。百杯,强调饮酒的数量之多,表达了诗人豪饮的情景和心情。 3. 横海勋名何足异:横海
【注释】 1、白山上人:指白居易。白居易号乐天居士(一说乐天是其字,居士是其号)。 2、数亩(mǔ):形容面积小。亩,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步;古代以步为单位,每步约相当于现在一步的二分之一。 3、清池:清澈的池塘或水池。 4、竹下开:在竹林下面修建水池。竹影婆娑,水光潋滟。 5、放生鱼去鸟飞回:放生鱼,放生鸟。 6、闲云更自怜孤寂:闲云,闲散的云彩。自怜,自我怜悯。 7、日日来:天天来访。
【注释】: 奇甸(qí diàn)——指奇异的山甸。十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几时休——多久能休息呢? 闲从石上观鱼井——闲暇时从石头上观看那供人们观赏鱼儿的井。 鱼我相忘——鱼儿忘记了我,我也忘记了鱼儿。对白头——相对到头发都白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奇异的山甸上闲适地观看鱼儿的情景。诗人通过观察和体会,得出了“鱼我相忘”的道理。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鱼儿比作是仙人
【注释】 象山怀古 其一:象山,在浙江绍兴市东南。文献无如今尹神,意谓没有谁像现在这样重视文献(如《尚书》、《春秋》、礼乐等),也指像现在的官员那样有威权,如南宋的李光等人(李光曾上书反对和金议和,被贬为象山县令)。百年耳目一朝新,一百年来耳闻目睹的一切,都变得陌生了(因为当时南宋已处于金兵的压迫之下)。亦缘向日人心古,是说人的心思自古就如此,偏信人间白发人,偏信那些白头发的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