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白山大师非台落成相对坐月白山大师,即李白,号青莲居士。他与杜甫、王维并称“李杜王”,有“诗仙”之称。这首诗是他在白山大师的台落成后,面对明月,感慨万千写下的。 虞园留片地,抔土便成台。 虞园,指唐朝诗人王维的别墅。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建了一座小亭,名之为“草堂”。后来白居易也建了一个亭子,叫“东亭”。这里指的是王维的东亭。“抔”是泥土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土堆的意思。“抔土便成台”就是说
雁翅青门送任肇楚归冈州 城边芳草绿,为我长离忧。 良友难为别,王孙不可留。 凉风吹海月,高咏过滩流。 应念秋来约,迟君江上楼。 注释: 1. 雁翅青门: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送别的情境,将离别比作大雁飞翔时翅膀的形状。 2. 任肇楚:任肇楚是这首诗中的送别对象,他的去向是冈州。 3. 城边芳草绿,为我长离忧:描述的是诗人在城边看到芳草,心中充满了对朋友离别的担忧。 4. 良友难为别,王孙不可留
【注释】 宿:投宿,住宿。 云:指寺庙。 上人:僧人的尊称。 托宿:投宿。 尘梦:尘世的烦恼、妄想。 秋风吹石榻:秋风扫过石质的坐榻。 江月:江上的月亮。 松扉:用松木做成的门,指禅院的大门。 渐老:年事已高。 心切:心思迫切、急切。 清宵:清静的夜晚。 体性微:身体虚弱。 晨钟:清晨的钟声。 薄言归:轻易地说归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投宿于云庵时,闻上人请其作诗而写。首联写投宿幽林
【注释】 榆树:指榆社县城。榆社县,古地名,今属山西。 贤太史:对郑珠江的尊称。 倚棹入京华:指郑珠江将要乘船入京城长安。 江上一杯酒:指郑珠江在归途中要饮一杯酒。 盘中七月瓜:意指郑珠江在归途中要吃一块西瓜。 离筵殊朴略:离别酒宴别具一格,与众不同。 谅我是田家:我自认是农家之人。 【赏析】 此诗作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诗人送郑珠江返朝任翰林院编修。首联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所见的景物
注释: 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癸未:农历七月二十五日,即七夕节,古人称七夕为“乞巧节”,是牛郎与织女的相会之日。 丹霞:指丹霞寺。 愿来大师:指唐代僧人愿来,他住于丹霞寺。 从别后:自从分别之后。 两度隔秋霜:两次隔着秋天的寒霜,指两年时间。 不是怜聋俗:并不是可怜那些耳聋的人。 音书谁寄将:谁来传递我的音信? 琼玖:美玉和美酒,泛指珍贵的礼物。 如何:何以、怎么。
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不辞千里远,杖锡下岖嵚。 古佛诚难遇,穷乡枉见寻。 拈提忘后夜,听纳在虚襟。 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 注释:我不远万里来到这荒僻的山野,去看望这位高僧,和他一起住了三天。 古佛真难遇,我在这偏僻的地方却有幸遇见了这样的高僧,真是难得的机缘啊! 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 译文:我深感惭愧自己不是出家人,才来寻求佛法。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酬答诗
赠海幢慧轮大师 江楼入道者,徙倚肆闲情。 露结新秋树,风高海气清。 倾心持苦行,至性自多生。 切莫黄梅去,归难庾岭行。 注释: 1. 江楼入道者:在江边的楼上修行的人。 2. 徙倚:徘徊、徘徊不前的样子。 3. 闲情:抒发闲适的情感。 4. 露结新秋树:指秋季到来时分的露水附着在树上。 5. 风高海气清:风势强劲,海面上的雾气变得清晰。 6. 倾心持苦行:全心全意地修行,忍受苦难。 7. 至性
【注释】 青山:指庐山。 西北望:指远望。 迢遰:远貌。 百重云:形容云雾缭绕,层峦叠嶂。 安禅处:安静修行的地方。 松风夜夜闻:指在禅房中常听松涛阵阵,如入梦境。 月明诸嶂合:月光照耀下的山岭重叠。 泉响数溪分:泉水叮咚,声如丝竹。 谢城郭:辞别城市。 相随鹿豕群:跟随在一群鹿和野猪后面。 【赏析】 此诗为诗人与圆音和尚(即鉴真)在江西庐山的一段交往经历。当时,诗人因被贬谪江州而心情郁闷
【解析】 此题考核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关键词句,并结合着注释将其翻译出来。然后,再将全诗理解一遍,在理解的基础上作答,最后,要注意答题时语言的规范与流畅性。 本题要求对这首五言律诗逐句进行解释,并写出译文及赏析。首先读懂每一句的意思:微风起山上,竹榻觉寒增。烟彻三生梦,心清一夜灯。逃禅尘外客,入定月中僧。好是阶前菊,沁人香且澄。然后
癸未(二十四日)开始感到秋天的到来,收到了大愿来大师的书信并赠给我木樨作为饯行之物,于是我写下这首诗作答。 云月(天空、月亮)未常殊异,溪山各自居处。 怀念师(指大愿来大师)不能见到,只能独自对窗而坐。 杖履(拄着手杖、穿着鞋)别离以来已久,道心(修道之心)日益消歇。 不因为新雁(归巢之雁)的到来,怎么能得到秋天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