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绛
【注释】 青山:指庐山。 西北望:指远望。 迢遰:远貌。 百重云:形容云雾缭绕,层峦叠嶂。 安禅处:安静修行的地方。 松风夜夜闻:指在禅房中常听松涛阵阵,如入梦境。 月明诸嶂合:月光照耀下的山岭重叠。 泉响数溪分:泉水叮咚,声如丝竹。 谢城郭:辞别城市。 相随鹿豕群:跟随在一群鹿和野猪后面。 【赏析】 此诗为诗人与圆音和尚(即鉴真)在江西庐山的一段交往经历。当时,诗人因被贬谪江州而心情郁闷
寄梁药亭太史 夏月衣轻葛,临风绮户开。 冰盘吴女捧,蒲扇越人裁。 琢句题湘管,煎茶授宋杯。 宫辞推第一,亲自到蓬莱。 注释与赏析: 1. 夏月衣轻葛:“夏月”指的是夏天的月份,“轻葛”是指轻薄的葛布衣物,这里形容夏季衣服轻薄,易于穿脱。 2. 临风绮户开:“临风”指的是面对风吹拂,“绮户”是指精美的窗户,“开”表示推开或打开。这句诗描述夏日微风中,轻轻推开精美的窗户,迎接清新的自然气息。 3.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第二次到访雷峰寺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体悟。诗中的“松风”、“夕阿”是关键词,也是关键句。 首联写诗人在雷峰寺的所见所闻。雷峰寺,又名灵隐寺、海会院。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高峰下。诗人来到此地,再次拜访圆和尚。“策杖”是拄着拐杖,表示年老体衰;“复相过”是又来到这里看望他。 颔联写诗人在雷峰寺的所见所闻。“地静”是指山静水清,环境幽雅;“潮声近”是指潮水涨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1)“微风起阿阁”一句是写景,通过“微风”“阿阁”等词语描绘出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朝日映窗虚”一句写景。这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把诗人所居之处比为明净的窗户,用“映”字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媚。 (2)颔联中“正有词臣”指梁药亭太史在位期间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与圆音和尚在河桥上话别的情景,次句点明季节和天气;三、四两句是全诗的警策之笔,用“衰草”“夕阳”两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五、六句写出了离别的原因,即圆音已空,应无此别愁;七、八句抒发了离别的惆怅之情,但最后一句又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 ①尚忆:依然记得。②河梁:桥梁名。③清霜:指秋日寒霜。④素秋:指秋季
【注释】 玉轸:琴轸的美称。 六莹:古琴名。 纱窗:帘子,用以透光。 如何:何处,怎么。 山水志:以山水为志向。 迸出:指从心中迸发出来。 庙廊:帝王所居,借指朝廷。 翠林:青翠的树林,此处指山中之景。 几时:何日,何时。 相寻:相互寻觅。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玉轸六莹琴”,玉轸、六莹都是形容琴的美称。 第二句“纱窗弹夜深”
【注释】梁药亭:人名,即梁武帝。供奉:指宫廷中的官员。频徵绝妙词:多次征召妙词。应刘:指南朝宋的“三贤”之一刘义庆(字季阳)。才盖代:才能超过同辈。元白:指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逢时:与时代相合。选伎:挑选艺人。吹匏管:吹奏匏管乐器。清歌出柳丝:清丽的歌声出自柳树。从容:安闲自得的样子。觞政:行酒令,饮酒时的娱乐活动。迟:慢,慢声。 【赏析】此诗写梁武帝宴集群臣,命人作乐,众人献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行 - 绘:描绘,形容景色或事物的外观。 - 空轩:指东林寺中的方丈室,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 东林:指的是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 方丈室:佛教用语,指寺庙中和尚居住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客房或者客厅。 - 日出:太阳升起。 - 何:怎么,表示疑问。 - 曈曈:光明的样子。 - 树态:树木的形态。 - 晓潜变
【注释】: ①吾子尚如是:你的儿子还像你这样吗。 ②皇天亦可知:上天也是可以知道的。 ③老无扶杖日:年老时不能拄着拐杖行走的日子。 ④神在据鞍时:精神焕发,意气风发的时刻。 ⑤至性存幽独:最高的品德是在幽深孤独中保持。 ⑥坚心涉乱离:坚定的意志能够渡过动乱的离乱时期。 ⑦华堂虽宴乐:豪华的殿堂虽然举行宴会娱乐。 ⑧恐尔未开眉:恐怕你还不高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诚挚的言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律。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城上柝声沉,草堂灯正深。(城上的更鼓声响得深沉,草堂里的灯火映照得更加明亮。) 须知长夜话,多是隔年心。(要知道在这漫长的夜晚里,我们谈论的话题往往涉及许多年的往事。) 初月不盈沼,凉风渐满林。(初升的月亮还不满池塘,清凉的秋风渐渐吹满了树林。) 当杯宜尽醉,吾辈重知音。(应该举杯痛饮到酩酊大醉,因为我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