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方丈室,日出何曈曈。
树态晓潜变,云晴天欲空。
看花已成色,闻鸟亦因风。
物理犹如此,吾心良不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行
- 绘:描绘,形容景色或事物的外观。
- 空轩:指东林寺中的方丈室,是僧人居住的地方。
- 东林:指的是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 方丈室:佛教用语,指寺庙中和尚居住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客房或者客厅。
- 日出:太阳升起。
- 何:怎么,表示疑问。
- 曈曈:光明的样子。
- 树态:树木的形态。
- 晓潜变:早上树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 云天:天空。
- 欲:将要。
- 空:天空晴朗。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绘东林方丈室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二行
- 树态:树木的形态。
- 晓潜变:早上树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 云天:天空。
- 欲空:天空即将晴朗。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写早晨树木的变化和天空即将晴朗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生机。
第三行
- 看花:欣赏花朵。
- 已成色:已经呈现出美丽的姿态。
- 闻鸟:听到鸟儿的声音。
- 亦:也,表示并列关系。
- 因风:由于风的原因。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欣赏花朵、聆听鸟儿声音时,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第四行
- 物理: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
- 犹如此:仍然如此,表示事物的本质未变。
- 吾心:我的心。
- 良不穷:非常不穷乏,即心灵丰富,情感深邃。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自然界的事物(如花朵、鸟儿),强调了人的内心世界应该像自然界一样充满生机和变化,不应感到空虚。
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方丈室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比较自然和内心世界,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的丰富和充实,不被外界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