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斜向水,石路绕回廊。
鹤过溪桥静,门空菡萏香。
钟声清滞虑,草色引微凉。
自到林中住,诸缘欲渐忘。

【注释】 淀心亭:在江苏无锡市北。

斜向水:亭子建于水边,故称“小亭”。

回廊:曲折的廊道。

菡萏花:荷花别名。

钟声清滞虑:寺院的钟声,可以使人消除杂念,心境安宁。

微凉:清凉之意。

诸缘:一切烦恼和牵挂。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景物的诗作,全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达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写景,尾联总结。

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首联写景,写小亭斜向水面,石路环绕回廊的景象。这里的“小亭”是主体,是观察者的视线所及之处。“斜向水”,说明位置偏于水中;“石路绕回廊”,说明结构复杂,设计精巧。两句合起来,写出了小亭的外观形象,为下文抒发情感做了铺垫。

第二联抒情,写鹤过溪桥静谧的场景,以及门前菡萏花散发出的香气。这里的“鹤过溪桥”是主体,是作者想要描绘的对象;“门空菡萏香”是客体,是被描绘的背景。两句合起来,写出了小亭周围的静谧环境,为下文表达内心感受做好了过渡。

第三联写景,通过钟声和草色来表现内心的宁静和舒适。这里的“钟声”是主体,是作者想要描绘的声音;“草色”是客体,是被声音影响的颜色。两句合起来,写出了钟声带来的宁静,草色带来的凉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最后一句总结全文,写自己到林中住下以后,各种烦恼和牵挂都渐渐消失,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里的“诸缘欲渐忘”是主体,是想要表达的状态;“自到林中住”是原因,是实现状态的原因。两句合起来,总结了自己的内心变化过程,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