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复
【注释】东游:诗人在浙江一带作客。四明:指浙江东部的宁波。山公:魏晋名士阮籍,字籍,喜饮酒。水部:唐代诗人杜甫,号杜少陵。 【赏析】这是一首和韵诗。作者于元和五年(800)春,自洛阳赴长安应进士举,途中经过四明、会稽等地,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书剑东游客四明,风流从事最多情。”意思是说他带着书和剑向东游历,在四明这个地方做客,这里的风流才俊最多情。“四明”是古地名,这里泛指浙江东部地区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可能是唐代诗人。 首句“闲占云霞作近邻”,描述了诗人在山中与云霞为邻的景象。云霞是天空中的云雾和阳光,诗人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的闲适和自在。 二句“芋田虽薄不嫌贫”,则是说虽然芋田并不肥沃,但诗人并不介意,反而觉得这种贫穷也是一种享受。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的精神境界。 三、四两句“五风十雨清平世,万壑千岩淡泊身”,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
诗句原文: 燕云何处是并州,赤壁矶头问去舟。 海阔山长羁旅梦,天荒地老死生愁。 他乡寒食身千里,故陇斜阳土一抔。 为语东归华表鹤,英雄馀骨几人收? 注释: - 燕云: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北部边界地区,这里特指北京周边地区;并州:中国古代的地名,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因地理位置重要,常与北方联系在一起;赤壁:著名的历史战场,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东北的长江南岸;矶头:指江边的小山或石头上的突出部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寄天宁楚石禅师》。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1. 问讯秦川白发僧 - 诗意解析:"问讯"意味着问候,"秦川"指代长安(古称长安为秦川),"白发僧"则形容僧人满头银发。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一位年长的僧人的问候。 2. 风神清出玉壶冰 - 诗意解析:这里用“玉壶冰”比喻僧人的气质和风采,如同玉壶中的冰块一样清澈透明,没有杂质。诗人称赞僧人的气质高洁。 3
注释及赏析: 1. 我昔巢松茂苑东,白云清赏此心同。 - 注释:我曾经在松柏茂盛的东苑居住,与白云共赏美景,共享清新。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回忆自己曾经居住在松柏茂盛的地方,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宁静、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的追求。 2. 巴蕉绿遍题春雨,薝卜香传弄晚风。 - 注释
来复的《送户部徐主事谢官归丰城·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国家文献传承的担忧。下面是这首诗的具体解析: 1. 逐句释义: - 孺子湖头水涨沙:描述了孺子湖边的水位上涨,沙滩也随之变宽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 - 兵馀南望阻归槎:指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向南望去,却因为阻碍而无法回归故土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和局部准确把握诗句中表情达意的具体内容;然后揣摩选项正误,分析其表述是否准确;最后将选项与原诗进行比较、对比,从而做出判断。本题中“寇乱移家去鄂城”,寇乱:指元末农民起义。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农民起义军攻陷鄂城后,诗人不得不带着妻儿迁居到城外的鄂城。“白头重到影绰绰”,白头:指年老。这句是说:虽然年事已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重要的字、词、句;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文学知识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自己的赏析意见。此诗首联两句,第一句是送别时诗人对日本上人礼祖塔之金华的祝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屈朐衣”即指“紫袈裟”,是佛教中僧人的标志,也象征着佛教文化。第二句是说日本上人多次到访凤池
扬帆八月挂长风,直溯扶乘碧海东。 雪窟潮翻银瓮白,天门日涌火车红。 虾夷觅偈迎沙岛,龙伯分斋候水宫。 应有国人来问讯,散花围座听谈空。 注释: - 扬帆八月挂长风:八月的风帆扬起,如同挂着长长的风。 - 直溯扶乘碧海东:直接追溯着扶桑的方向驶向东方。 - 雪窟潮翻银瓮白:像在雪穴中,海浪翻腾,银色的瓮子变成了白色。 - 天门日涌火车红:天空的门在太阳下涌起,就像火车一样红。 - 虾夷觅偈迎沙岛
【注释】 御赐圆通禅寺:御赐,皇帝赐予。圆通禅寺,即大觉禅寺,位于杭州西湖之南岸,为南宋时期名刹。全诗以“御赐”二字开篇,表明作者受皇帝赐封的尊贵身份。 龙河再镇感皇情:龙河指钱塘江,钱塘古称龙川,故称;再镇,再次镇守此地;皇情,皇帝的感情。此句表明诗人被再次任命到钱塘担任地方官,深感皇帝的信任和期望。 倡道从来属老成:倡导道教,自古以来都归之于老成之人。倡道,提倡道教;老成,老练成熟